即興演講技巧

即興講話的技巧

即興講話就要向白居易《瑟琶行》一詩中:“大弦嘈嘈如急語,小弦切切如絲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寫的這么形象,陰陽頓錯,錯落有致,發音響亮,平仄相間,輕重得體,高低有度。下面分話前、話中、話後三個階段例證:

(一)講話前的準備

1.克服緊張情緒。對講話少的人來說,講話前緊張是自然的,應該正視這種緊張作,全當是丟一次醜,再緊也得講。那么,如何消除緊張情緒,有幾種物理方法大家可以試一下:

深深呼吸—眼睛微閉,全身放鬆,心裡默默的數數,這樣可以使血液循環減慢,心神就會安定下來,全身有一種輕鬆感。

臨場活動—由於緊張會使體內產生大量的熱能,如果在講話前稍加活動,雙手握緊然後放鬆,讓肌肉縮緊再放鬆,就會促使熱量散發。

閉目養神—閉目用舌尖頂上齶,用鼻吸氣,可以達到安定神緒,獨自幽靜,怡然自得的目的。

凝視物體—確定某一物體,專注凝視,並去分析它的形狀,觀察其顏色與遠近。

攝入飲料—講話前準備一杯開水,這樣可以增加唾液,保證喉部濕潤,也可以穩定情緒。

情緒轉移—情緒轉移也可以緩解緊張症狀。英國有個企業家叫詹姆斯,因講話屢次失敗,怕在眾人面前丟醜,每次講話時那種緊張的場面就浮現在眼前。有次講話前他狠狠地擰了自己大腿一把,突然感到出奇的平靜,結果講得非常成功。

2.認真構思腹稿。在穩定情緒的同時要理清講話思路,做到胸有成竹。構思腹稿要防止下列話題:對於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冒充內行;不要在公共場所談論別人的缺陷;不要談容易引起爭論的話題;不要到處訴苦發牢騷。

3.了解掌握聽眾。每到一處講話,即是三五成群的聊天,也要分個場合,可謂“逢場作戲”。了解聽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文化、職業、年齡、性別等。

(二)講話時的技巧

1.開頭的技巧。即興講話是一種隨行就市,臨場發揮的行為。所以把開頭不要看得過分重要,也不要規定得過於死板,這樣會限制講話的臨場發揮。但“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美國著名口才大師洛克伍德說過:“在整個講話過程中做到輕鬆地、巧妙地和大家交流思想是困難的。然而,做到這一點的關鍵是講話開頭的用字表達”。下面引用幾個講話開頭的例子,請大家欣賞。

例一:直入式。著名詩人學者、民主同盟黨中央委員聞一多的《最後一次演講》中說道,“這幾天,大家曉得,在昆明出現了歷史上最無恥的事情!李先生究競犯了什麼罪,競遭如此毒手?他只不過是用筆寫寫文章,用嘴說說話。而他所寫的、所說的,都無非是一個沒有失掉良心的中國人的話!大家都有一支筆,有一張嘴,有什麼理由拿出來講啊!為什麼要打要殺,而且不敢光明正大的來打來殺,而是偷偷摸摸的來暗殺,這成什麼話?”《最後一次演講》的開頭語,聞一多幾呼沒有做任何鋪墊,一開始就一連串激昂的感嘆句把演講直接引入正題,給聽眾一種暢快淋漓的印象。

例二:引用式。呂元禮的《祖國—母親》中說道,“人們常說,第一次把美人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次把美人比作花的是庸才;第三把美人比作花的是蠢才。不錯,如果人云亦云,鸚鵡學舌,那么,就是再美妙的比喻也就會失去光彩。但是在生活中卻有這樣一個比喻,即使你用它一百次、一千次、一萬次,也同樣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同志們或許會問,這是個什麼樣的比喻呢?那就是,當你懷著赤子之心,想到我們祖國的時候,你一定會把祖國比作母親。”呂元禮的演講引用了一個諷刺的諺語,說明了對重複比喻的厭煩,然後話鋒一轉,強調另一種比喻可以不厭其煩的運用,引出了演講的主題《祖國—母親》。這樣的開頭方式,既由於諺語鋪墊顯得水到渠成,又由於諺語的使用而顯得貼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