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要點

(二)節奏 節奏,是指演講內容在結構安排上表現出的張弛起伏。 演講稿結構的節奏,主要是通過演講內容的變換來實現的。演講內容的變換,是在一個 主題思想所統領的內容中,適當地插入幽默、詩文、軼事等內容,以便聽眾的注意力既保持 高度集中而又不因為高度集中而產生興奮性抑制。優秀的演說家幾乎沒有一個不長於使用這 種方法。 演講稿結構的節奏既要鮮明,又要適度。平鋪直敘,呆板沉滯,固然會使聽眾緊張疲勞, 而內容變換過於頻繁,也會造成聽眾注意力渙散。所以,插入的內容應該為實現演講意圖服 務,而節奏的頻率也應該根據聽眾的心理特徵來確定。 

(三)銜接 銜接是指把演講中的各個內容層次聯結起來,使之具有渾然一體的整體感。由於演講的 節奏需要適時地變換演講內容,因而也就容易使演講稿的結構顯得零散。銜接是對結構鬆緊、 疏密的一種彌補,它使各個內容層次的變換更為巧妙和自然,使演講稿富於整體感,有助於 演講主題的深入人心。 演講稿結構銜接的方法主要是運用同兩段內容、兩個層次有聯繫的過渡段或過渡句。

三、結尾要簡潔有力,餘音繞樑。結尾是演講內容的自然收束。言簡意賅、餘音繞樑的 結尾能夠使聽眾精神振奮,並促使聽眾不斷地思考和回味;而鬆散疲沓、枯燥無味的結尾則 只能使聽眾感到厭倦,並隨著事過境遷而被遺忘。怎樣才能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呢?美國 作家約翰·沃爾夫說:“演講最好在聽眾興趣到高潮時果斷收束,未盡時嘎然而止。”這是演 講稿結尾最為有效的方法。在演講處於高潮的時候,聽眾大腦皮層高度興奮,注意力和情緒 都由此而達到最佳狀態,如果在這種狀態中突然收束演講,那么保留在聽眾大腦中的最後印 象就特別深刻。 演講稿的結尾沒有固定的格式,或對演講全文要點進行簡明扼要的小結,或以號召性、 鼓動性的話收束,或以詩文名言佳句以及幽默俏皮的話結尾。但一般原則是要給聽眾留下深刻的 印象。

第三節 演講稿的寫作 

一、了解對象,有的放矢 演講稿是講給人聽的,因此,寫演講稿首先要了解聽眾對象: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文 化程度、職業狀況如何;了解他們所關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等等。否則,不看 對象,演講稿寫得再花功夫,說得再天花亂墜,聽眾也會感到索然無味,無動於衷,也就達 不到宣傳、鼓動、教育和欣賞的目的。

二、觀點鮮明,感情真摯 演講稿觀點鮮明,顯示著演講者對一種理性認識的肯定,顯示著演講者對客觀事物見解 的透闢程度,能給人以可信性和可靠感。演講稿觀點不鮮明,就缺乏說服力,就失去了演講 的作用。 演講稿還要有真摯的感情,才能打動人、感染人,有鼓動性。因此,它要求在表達上注 意感情色彩,把說理和抒情結合起來。既有冷靜的分析,又有熱情的鼓動;既有所怒,又有 所喜;既有所憎,又有所愛。當然這種深厚動人的感情不應是“擠”出來的,而要發自肺腑, 就像泉水噴涌而出。 三、行文變化,富有波瀾 構成演講稿波瀾的要素很多,有內容,有安排,也有聽眾的心理特徵和認識事物的規律。 

如果能掌握聽眾的心理特徵和認識事物的規律,恰當地選擇材料,安排材料,也能使演講在 聽眾心裡激起波瀾。換句話說,演講稿要寫得有波瀾,主要不是靠聲調的高低,而是靠內容 的有起有伏,有張有弛,有強調,有反覆,有比較,有照應。

四、語言流暢,深刻風趣 要把演講者在頭腦里構思的一切都寫出來或說出來,讓人們看得見,聽得到,就必須借 助語言這個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語言運用得好還是差,對寫作演講稿影響極大。要提高 演講稿的質量,不能不在語言的運用上下一番功夫。 寫作演講稿在語言運用上應注意以下五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