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演講實戰技巧

作為管理者口才肯定很好,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管理者的演講實戰技巧,供你閱讀。

一、如何開場

1.了解精彩開場白的作用

糟糕的開場白只會使聽眾感到迷茫與無趣,精彩的開場白則可以使聽眾感到興奮與激動。具體來說,精彩的開場白有以下三個基本功能:

第一,建立起聽眾對演講者的信賴感;

第二,激發聽眾對演講的興趣;

第三,奠定整個演講成功的基調。

【案例】

雜誌提精神

某演講者到上海文廣集團做演講,到會場時發現大多數人都半睜著眼睛,好像在假寐。在稀稀拉拉的掌聲中,演講者踏上了講台,說出了開場白:“現代是資訊泛濫的時代,現代人一天接受的資訊量等於220xx年前一個人一輩子才能接受到的資訊量。你可以說今天的人是幸福的,也可以說今天的人是悲哀的,因為只要一睜開眼睛,就會有無數的資訊湧向你、騷擾你、侵占你。今天早晨我碰到了同樣的困惑,當我走進書報亭,想買一些報紙、雜誌打發時光時,我茫然了,因為我根本不知道做何選擇。不過我最後還是做出了明智的選擇,我選擇了《心靈周刊》和《上海星期三》。”

當演講者拿出這兩份雜誌時,台下突然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掌聲平息後,有人站起來提問:“請問您怎么會想到買我們單位編的這兩份雜誌?”

“因為我很想了解今天的聽眾都是什麼人,是用什麼狀態做的雜誌,所以就買了這兩份雜誌。”接著演講者談了談閱讀雜誌的感受,接著說:“今天早上,當我不帶偏見,平和地閱讀這兩本雜誌的時候,我非常感謝各位辛勤的付出和勞動,是你們帶給我許多收穫。我相信,今天下午,如果您也帶著平和的心態,和我一起進行友好交流的話,今天下午對您而言依然會是一個有收益的下午。”

在接下來三個小時的演講中,聽眾非常配合。

2.掌握開場白的結構模式

精彩的演講一般包括引子、主題、介紹、收益點與共識,其中引子與主題的設計最考驗演講者的功底。要想設計出精彩的開場白,關鍵要處理好引子與主題的關係,即如何設計出吸引人的引子,以及如何自然而然地導出演講的主題。

引子+主題

【案例】

世界盃中的皮格馬利翁效應

您還記得20xx年日韓世界盃賽,最後的總冠軍是哪個國家的球隊嗎?是的,是巴西。那您還記得巴西那屆的主教練是誰嗎?他的綽號叫“老狐狸”,是斯科拉里。

斯科拉里是一個固執而倔強的老頭。他在32強總決賽之前,堅持不帶不太善於合作的老將羅馬里奧參加日韓世界盃賽,而要帶飽受傷病折磨的羅納爾多。雖然巴西人舉國遊行反對這一決定,但斯科拉里仍堅決使用羅納爾多。在32強總決賽之前,有新聞記者問斯科拉里對羅納爾多的看法,斯科拉里回答道:“他非常棒,是個天才。”姑且不論這話是發自內心,還是逢場做秀,但至少有一件事情您是看到了:羅納爾多的表現異常神勇,他不但幫助巴西人第五次捧到格雷米亞杯,而且進球最多,成為最佳射手。

斯科拉里對羅納爾多所做的事情,在管理學上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皮格馬利翁是傳說中古希臘賽普勒斯的國王,是一個非常喜歡雕刻的雕塑家。有一天他雕了一個很漂亮的少女神像,他很希望這個少女能夠變成活生生的人嫁給他做妻子,於是他早也跟它說話,晚也跟它說話,吃飯放一碗飯,喝水放一杯水。最後終於感動了上帝,石頭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少女,嫁給他做妻子。

在心理學上,皮格馬利翁效應是指:你怎么看他,就會怎么對他;你怎么對他,他就會怎么對你。當你把你的員工看作垃圾的時候,他就會表現得越來越像一堆垃圾;當你把你的員工當作優秀員工時,他的表現也會越來越證明這一點。斯科拉里對羅納爾多做的事情正是這樣。可在我們的企業中,管理者們會不會經常和員工講這樣的話:“你真是一個銷售的天才”、“在這方面,我真的很崇拜你”?你可能覺得很肉麻,可中國有一句話叫“士為知己者死”,你從不把他當知己,又怎么可以要求他在你需要他時全力以赴為你撐腰呢?

今天我們要探討的課題就是管理中的皮格馬利翁效應。

這段開場白以聽眾熟悉的足球界故事作為引子,由此十分順暢地引出演講的主題——管理中的皮格馬利翁效應。

引子+橋段+主題

【案例】

言之所見即心之所思

大家一定都知道蘇東坡吧?蘇東坡有個和尚朋友叫佛印,兩個人在一起坐禪論道時,從來都是佛印贏,蘇東坡輸。有一次,蘇東坡和佛印一起打坐,佛印忽然心中生出大歡喜,睜開眼睛問蘇東坡:“蘇兄,此時你看我像什麼?”蘇東坡一看,覺得整佛印的機會來了,就一本正經地對佛印說:“我看你像一堆屎。”佛印沒有生氣,繼續打坐。蘇東坡越想越興奮,心中也生出大歡喜,睜開眼睛問佛印:“佛印兄,此時你看我又如何?”佛印回答道:“我看你像一尊佛。”蘇東坡樂了,以為打了一個大勝仗,唱著歌回家了。回家後把事情經過告訴蘇小妹,蘇小妹聽後笑道:“大哥,你輸慘了。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像一尊佛;你說別人像屎,只能證明你滿肚子是屎。”

各位,在我們的工作當中,您又是怎么看待您的上級、下屬或者同事的呢?在您和他們進行合作的過程中,您對他們的看法就是您內心想法的真實寫照。這就是蘇東坡和佛印這個故事帶給我們的啟發。所以,在工作當中,我們就要學會如何看待人、如何經營人際關係、如何讓彼此能更親密無間地合作。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個話題——如何協調工作中的人際關係。

有時作為引子的故事與主題之間的關聯性比較隱蔽,聽眾不容易覺察,演講者就需要在兩者中間加“橋段”,使引子自然地過渡到主題,以免讓聽眾感覺太突兀。上述案例中,演講者先以蘇東坡的故事來說明“眼之所見即心之所思”的道理,接著用設問的方式來構架“橋段”,提出看待上級、下屬及同事的問題,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處理人際關係的問題,這樣就順理成章地點出了演講的主題。

二、如何結尾

1.糟糕的結尾

演講的結尾猶如文章的句號,最糟糕的句號就是沒有句號。

糟糕的句號有以下三種表現:

戛然而止

戛然而止就是沒有滿足聽眾的心理預期,使聽眾覺得莫名其妙,若有所失。

無盡迷宮

無盡迷宮就是演講者拐來拐去,總是說“最後幾點”,卻總是沒有結尾,使聽眾厭煩。

陳詞濫調

陳詞濫調就是演講的內容沒有實際功用,使聽眾只覺套話連篇,喪失了原有的聆聽熱忱。

2.完美的結尾

聽課本身不是目的,聽課之後採取的行動才是學習的真正目的與效果,所以完美的句號應該包括以下三個基本部分:What,回去要做什麼,即布置作業;When,作業何時開始做,何時完成;How,採用何種方式來做。

判定演講結尾是否完美的主要標準包括:

前後呼應

前後呼應的邏輯關係給聽眾的感覺是演講很有層次,經過精心設計。

表明願望

演講在結尾時要表明對聽眾的願望,讓聽眾明白演講的真正目的和聆聽演講對生活與工作的實際價值。

感性+理性

表明願望是理性的表達,此外演講者還需要作一些感性表達,比如,“上課本身就是一種美好的享受,感謝大夥給我這兩天帶來了愉快而美好的感受。”感性和理性相結合,可以使結尾顯得更加有血有肉。

兩手準備

演講有時會出現時間不足的問題,因此演講者要準備好“緊急制動系統”,使演講者能夠在時間緊張時既禮貌又簡潔地做出令聽眾滿意的結尾。

“緊急制動系統”的方法很簡單,可以通過以下手段實現:

第一,送出祝福。比如,“最後,我希望大家聽完這次課程之後,能夠把它當作一個開始,而不僅僅是結束。我深深地祝福在座各位,能夠在管理工作中發揮更大的潛力,獲得更大的成功。”

第二,真誠鞠躬。送完祝福後不要忘記向聽眾鞠躬,鞠躬時眼睛要看鞋面,不能東張西望,這樣才顯得莊重真誠。

三、如何互動

出色的演講者可以頻頻與聽眾撞出互動的火花,將演講不斷推向高潮。製造互動的方式主要有四種:研討互動法、個案互動法、角色互動法與遊戲互動法。

1.研討互動法

研討互動法是藉由交換和分享獲得新知的教學法,是“教學法之王”,所有其他的教學方法都必須結合研討法來使用。學習力的來源主要有三種:讀書、讀事與讀人。研討法就是讀事和讀人,了解他人的想法與觀點,以實現共同提高與進步。

特點

多種觀點碰撞,產生新的啟發。在研討中,由於聽眾的積極參與,可以給演講者帶來很多新的啟發,激發很多新的靈感,從而使接下來的演講更加豐富而充滿魅力。

與實務結合,進而達成共識。很多政策如果通過強制性指令可能很難實施,但是通過研討法很容易就可以落實。

【案例】

穿不穿西裝

某IT公司研發部的職員工作十分繁忙,沒有雙休日,平時還經常加班,所以沒有時間和精力打扮自己,穿著總是很邋遢。結果,每次客戶拜訪公司時,看到研發部職員的穿著之後就會對公司的印象大打折扣。為此,公司高層做出規定:所有職員在上班時間必須穿西裝,打領帶,保持著裝整齊乾淨。研發部的職員對這項政策很不滿意,十分沮喪。

公司考慮到研發部的牴觸情緒很大,就採取研討法讓研發部員工一起討論一個問題:當個人的個性和愛好同公司的利益發生衝突時,員工應該如何取捨。員工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最後達成共識——應該以大局為重。沒過幾天,所有研發部人員都按照規定穿起了西裝,打起了領帶。

增加彼此了解。對企業來說,部門之間缺乏溝通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而研討法則恰好可以為員工提供一個增進彼此了解的機會,使各部門的員工能夠相互熟悉,從而為以後更好地協調工作做好準備。

問題

主持人的經驗。主持人的經驗會直接影響研討法的具體價值,例如,沒有經驗的主持人一邊宣布開始研討,一邊卻又不停重複宣布研討注意事項,結果使聽眾心生埋怨,這樣非但不能取得很好的研討效果,反而可能打斷原來的演講。

學員的熱情與準備。學員的熱情與準備直接決定學員參與研討的積極性,因此所研討的問題一定要是學員感興趣的問題,否則研討將根本無法展開。

問題的難度。問題的難度必須符合聽眾的認知水平,不同聽眾的理解能力與接受能力也會存在不同,因此演講者在採取研討法之前,必須充分了解聽眾的認知水平,提出與之相適應的問題,從而達到研討的積極效果。

2.個案互動法

個案互動法是指針對某一案例加以討論並提出解決方案的教學法。

特點

增加接觸經驗。個案一般都是來源於具體生活的實際案例,因此學員通過個案互動法可以增加接觸現實社會現象的實際經驗。

培養學員的思考與解決能力。提出個案是為了讓學員自己解決,因此通過個案互動法,可以培養學員獨立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

降薪渡難關

某公司臨時遇到難關,想在新年過後降低中、高層管理者的薪酬。為此,該公司在員工培訓時設計了一個案例:先詳細描述一個公司的相關數據、報表、公司所遇難關的具體難度,然後指出公司決定通過降低中、高層管理者薪酬度過難關,最後描述公司一旦渡過難關立即恢復原來的薪酬,並做出相應補償。

個案提出後,主持人給每個小組15分鐘的時間,讓員工思考解決個案問題的方法。15分鐘過後,員工們紛紛大義凜然地說“應該和公司同命運,共呼吸”。通過該個案分析,人力資源的總監明白了:新年之後實行降薪計畫應該不會遇到很大的阻力。

問題

狀況單純,不夠真實。個案的狀況比較單純,不夠真實,有時會讓聽眾產生“捏造”的感覺,因此個案法的案例要經常更新,不斷刪除過時的案例,多增添時事性強的案例。

難以把握最終答案。個案解決往往沒有對錯之分,也沒有標準答案而言,有時學員提出的答案比演講者準備的答案還要精彩,這時演講者應該將其容納到自己的答案中,決不能一味否定。

3.角色互動法

角色互動法是指通過角色扮演讓學員體會切身感受、衝擊觀念、增強敏感度的教學法。在四種教學法中,角色互動法難度最高,因為角色扮演本身很困難,很容易不了了之。因此,角色互動法只適合在一些特定的培訓中展開,比如禮儀培訓、銷售培訓、客戶服務、團隊合作建設等。

特點

角色轉換容易引發好奇與興趣;情景模擬的真實感受可以帶來同理心。

問題

需要充分準備,否則容易流於玩笑;學員配合程度的高低將直接決定角色互動法成功與否。

4.遊戲互動法

遊戲互動法是借用遊戲提高學員認知度與學習興趣的教學法,它是很多培訓師最喜歡運用的一種課堂互動工具。

特點

遊戲法的特點包括:活躍氣氛,提升熱情;製造感受,幫助理解。

問題

為遊戲而遊戲。目的比方法更重要,遊戲法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容易為遊戲而遊戲,忽略本身的目的。針對這個問題,遊戲法最好要和研討法結合起來運用。此外演講者也可以在遊戲結束後問學員兩個問題:第一,此遊戲的啟發,也就是就事論事的問題;第二,實際中遇到的同樣狀況,也就是和工作密切相關的問題。提問這兩個問題可以使學員既思考遊戲本身,也思考遊戲的現實意義,從而避免出現為遊戲而遊戲的局面。

掌控與引導。在演講中,演講者一方面要掌控遊戲法的進程,使遊戲不偏離預定的教學目的;另一方面要注意引導學員自己說出答案,自己說出的答案最容易被自己相信,這就是所謂的精神管理,也被稱為蘇格拉底法。

四、如何“講”

1.科學發聲

演講一般都需要持續很長時間,演講者如果沒有掌握科學的發聲方法,就很容易聲音沙啞、有氣無力。因此學習科學的發聲方法是演講者最基本的訓練。具體來說,發聲時需要注意以下兩個要點:

保護自己:運用腹式呼吸,降低聲帶的受力

人通過振動聲帶發出聲音,當聲帶高強度振動時間過長時,血管就會大量充血,導致聲帶病變,比如聲帶小結,這對演講者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所以演講者在演講中要運用恰當方法保護聲帶。

當人站立時,吸氣時腹部收縮,吐氣時腹部擴張;當人處於最自然的平躺狀態時,吸氣時腹部擴張,吐氣時腹部收縮。其中,第二種呼吸方式是腹式呼吸,能夠降低聲帶的用力點,給聲帶更多的支持,防止聲帶太過疲勞,是科學的呼吸法。

滿足聽眾:運用多個共鳴器,使聲音傳達更遠

單純從聲帶發出的聲音,雖高亢但不能傳達很遠。如果儘量減少聲帶受力,運用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多種共鳴器放大聲音,則可以將聲音傳達得更遠,這種聲音更能吸引聽眾的注意力。

2.選擇聲調

最容易讓聽眾接受的聲調是中音,而不是高音或低音。這是因為中音區非常平穩,人們的聽覺更能有效接受;高音容易讓人感覺刺耳;低音容易讓聽眾感覺費力,進而分神。所以在演講時,演講者要儘量使自己的聲音處於中音段。

要點提示

演講者應該如何“講”:

① 科學發聲;

② 選擇聲調;

③ 變化語速

④ 控制音量;

⑤ 抑揚頓挫。

3.變化語速

演講沒有標準語速,在演講中,語言的速度要根據情節變化,忽快忽慢,快中有慢,慢中有快,從而達到錯落有致的效果。這樣的語速才充滿魅力與感情,才能顯得靈活而富有生氣,才能真正吸引聽眾。

4.控制音量

把握演講音量有一個原則:讓所有聽眾都能夠輕鬆地聽到聲音,不能讓聽眾感到費力。因此,當會場有話筒時,音量就不必很大;如果沒有話筒,演講者就必須加大音量。加大音量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會對聲帶帶來一定損害,另一方面也可以刺激自己進入更興奮的狀態。所以演講者應該慎重運用加大音量,把握好適度原則。

5.抑揚頓挫

演講須注意掌握表達的節奏,達到抑揚頓挫的效果。這對演講者是一個很高的要求,所以需要勤加訓練。

五、如何“演”

演講脫胎於舞台劇表演,所以演講者在演講時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表演。這種表演必須自然親切,尋求和聽眾內心的互動,讓聽眾理解與接受自己。

1.學會發揮表情的威力

演講時要靈活運用表情表現不同的精神狀態。表情要與語速、語調、語氣、手勢、眼神默契配合,儘可能真實而充分地表現出演講者的內心世界。

發揮表情威力的基本要求是具有親和力,但演講者切不可始終如一地微笑,而要根據演講情節的發展,時而憤怒,時而沮喪,時而興奮,時而真誠。這樣就可以在傳遞信息的同時傳遞情緒,從而說服聽眾。

2.學會使用眼神

眼睛看到哪裡,影響力就到哪裡。演講者要隨時改變視角,儘可能關注到每一個角落,讓聽眾感覺受到關注,從而增加聽眾對演講者的親近感與信任感。

3.學會動“手”

演講需要一隻手拿話筒,另一隻手則有時會閒著無事,這時手應該放在最自然的位置——大腿外側。

除此之外,演講者動“手”做手勢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動作大一點,不要畏首畏尾;

第二,速度慢一點,不要顯得匆忙;

第三,幅度大一點,要自然大方;

第四,手要有力一點,用手臂帶動手勢,用手腕帶動手勢則會顯得小氣。

4.學會動“身”

演講時演講者需要“身動”,不能一直站著或者坐著不動。走動意味著演講者暫時放棄講台,放棄權威,但同時可以增加與聽眾的親和力,所以演講者必須設法“走近”聽眾。

演講者動“身”時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可以採取倒退或者側步的方式回到講台,不要讓觀眾看到自己的背面;

第二,緩慢移動步伐,無需保持步伐和語速一致。

5.掌握“古靈精怪”四字經

表演的最高境界是沒有表演:雖處處都有表演,觀眾卻看不出表演的痕跡。

如何才能在台上表現得更自如、更瀟灑呢?這裡有表演的四字經可供參考。

所有頂級演講者都承認,演講要從模仿開始。“古”就是模仿,即找一個值得模仿的演講者,學習其思考問題的方式、演講的姿態等。

“靈”是活靈活現,就是指演講者能夠非常自如地模仿偶像的神態和動作,走上講台演講就仿佛化身為偶像。

“精”就是完全拋開約定俗成的模式,忘記模仿的技巧,對演講達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的境界。這時面對不同的場景、不同的人群,演講者可以自然地採用不同的方式。

“怪”是指創新,不斷否定過去。這樣就能不斷地“變”,不斷地“通”,從而使自己永遠保持生氣勃勃的“演講風貌”。

六、如何面對意外和尷尬

在演講時,演講者難免遇到一些意外和尷尬,因此正確面對意外、處理尷尬也是演講者的一項基本能力。

1.正確的態度

遇到意外和尷尬時,演講者首先應該採取正確的態度,不要有太重的心理壓力。

第一,接受並勇敢面對,不要自亂陣腳;

第二,保持風度與冷靜;

第三,未雨綢繆,不能完全杜絕意外,則要將風險降到最低。

2.可能遇到的意外

被問倒

被聽眾問倒、不能解答聽眾的問題時,切忌憋紅臉,死逞英雄。這時演講者可以笑一笑,坦誠地說:“這是一個好問題,我真的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容我想一想,你先留下一個聯繫方式吧,等我找到答案後再告訴你,行嗎?”顯得既禮貌,又真誠。

忘詞

演講過程中忘詞是很常見的意外,這時演講者可以繼續往下講,也可以通過提問幫助自己回想隨後該講的內容。

設備出現故障

演講時如果設備出現故障,一方面要聯繫維修人員進行修理,一方面要繼續演講,不用過於擔心,因為學員完全能夠諒解這樣的意外。

學員打瞌睡、聊天

學員如果打瞌睡、聊天,則表明對演講持消極反饋,這時演講者需要改變策略,重新調動學員的興趣。

手機鈴聲此起彼伏,學員任意離場

如果在演講中學員任意離場、進進出出,演講者就應該用比較巧妙的方式與其進行溝通,以達成共識。

【案例】

員工離不開的管理者

培訓師在周末講課時,聽眾總是進進出出地接聽電話,於是培訓師說:“是不是一個高效能的管理者,只要根據聽課狀態就能判斷。周末聽課時,還要進進出出打電話處理員工事務,這說明管理者的管理效能極差,使員工離不開他。”之後再也沒有出現聽眾接電話的現象。

參與度不高

學員參與度不高是缺少反饋的表現,這時演講者需要採用強化策略——在一開始就對學員提出積極參與的要求。

不守時

有些學員不守時,參加演講時遲到,走進會場時就會打斷聽眾的注意力。演講者如果遇見這樣的情況,應該暫停下來,採取一些巧妙的方法拉回聽眾的注意力。比如演講者對聽眾說:“你們不要總是看他,好嗎?你們這樣我會吃醋的。”

學員抱怨公司

學員抱怨公司時,演講者應該把握好公司的立場,對學員進行正確引導,不能讓培訓和演講成為抱怨大會、吐苦水大會。

彼此人身攻擊

學員之間互相攻擊時,演講者需要持中立態度,打個圓場,改變演講的不良氣氛。

意見不一

演講者和學員的意見不一致時,演講者不能把自己當作權威,否則只會造成學員的牴觸心理,而是需要先聽取學員的意見,判斷是否有道理再做定論。

頻頻發問

如果學員頻頻發問,演講者就要辨別這些問題的性質。在這些問題中,有的是演講者可以當場回答的,有的是跟課程無關的,對於後一種問題,演講者就要學會巧妙處理,以防占用太多演講時間。

3.應對方法

演講者要將學員提問題看作一件好事,看作形成交流、消除誤解的機會,並根據學員的提問及時微調演講的主題。具體來說,演講者可以採取如下方式來應對:

認可對方

學員提問是一種反饋方式,演講者不能將其看作對自己的挑戰,而應該認可學員及其提出的問題,這樣就可以避免無謂的口角之爭。

尋求支持

當學員的提問明顯存在挑戰意味時,演講者不要與之正面交鋒,可以詢問其他學員的意見,甚至可以請其他學員回答這個問題,充分運用民眾的力量支持自己的答案,這樣就可以避免陷入辯論的漩渦。

控制提問

提問過多會影響演講的進度及其他學員聆聽演講的積極性,所以演講者應該控制提問,比如不需要現場回答的問題,演講者就要放到演講之後再回答。

坦率承認自己不知道

當不知道學員提問的答案時,演講者首先應該坦率承認自己不知道;其次要承諾以後給予答案。這樣非但不會降低演講者的魅力,反而會使演講者變得更為高尚。

避免危險的辯論

危險的辯論中沒有真正的贏家。雖然有時演講者雖然可以運用權威暫時占據上風,但學員肯定不服氣,演講者也贏得不痛快。因此,演講中應該努力避免危險的辯論。

適時脫身

當學員提問一系列問題時,演講者要學會適時脫身,不要讓自己糾纏於問題之中,因為這些問題其他學員可能根本不感興趣,回答這些問題會降低其他學院對演講的關注程度。

總之,演講是為了贏得聽眾,而不是為了征服聽眾。當出現問題和尷尬時,演講者要確保彼此尊重的底線,只要自己給予聽眾尊重,聽眾反過來就會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