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鄉長在教師節大會上的講話

二、新學期對我鄉教育的展望

(一)要創新機制,創建品牌,把大興打造成教育強鄉、教育名鄉。

教育是一項基礎性、戰略性產業,是科教興鄉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教育事業的興衰,事關全鄉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新形勢下的經濟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的競爭就是教育質量的競爭。我們花官擁有一支近300人的強大的教師隊伍,擁有數量龐大的中國小生,擁有良好的教學設施和基礎條件,但我鄉的教育水平距離建設教育強鄉鄉還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們必須以提高全民素質為重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振興花官教育事業,努力把教育大鄉打造成名校輩出、名師輩出、人才輩出的教育強鄉、教育名鄉。要建設教育強鄉、教育名鄉必須做到四點:一是要把教育擺到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我們花官鄉的歷屆黨委政府歷來十分重視教育工作。全鄉上下、各級各部門一定要把推進素質教育、加快教育事業的發展作為自己的重要職責,對教育工作高看一眼、厚愛一層,擺上重要議程。真正做到認識到位、領導到位、投入到位。二是要加快教育體制改革。要積極改革現有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進一步完善學校計算機網路,建立新型的教學模式;要善於吸取借鑑外地先進的辦學經驗、管理經驗和教學經驗,促進我鄉教學水平的提高。要創新辦學方式,加快推進辦學體制改革,儘快建立起教育發展基金,在不斷加大財政投入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支持和投入辦學,逐步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各種形式投入並存的新格局。三是加大名師名校長的培養力度。一位名師往往能帶出一大批好學生,一位名校長往往能帶出一個好學校。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通過改革,建立和完善激勵機制、評價機制、競爭機制和淘汰機制,形成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局面,培養出一批在全縣乃至全市有影響力、有號召力的名師、名校長,帶動全鄉整體教育水平的提高。四是要多出人才、多出高質量人才。教育的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各個層次的人才,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撐。要把花官打造成教育強鄉、教育名鄉不僅要在培養人才的總量上實現重大突破,而且還要在培養人才的質量上有明顯提高。要從國小基礎教育抓起,從小就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為重點、名牌大學輸送人才,多培養優秀人才,多為國家和社會造就棟樑之才。

(二)依德治教、典範引導,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今後,鄉黨委政府決心進一步加大對學校投入、扶持的力度,將進一步提高對教育的服務水平,時刻為學校著想,時刻為老師著想,時刻為學生著想,時刻為家長著想。要千方百計加大對學校的投入,千方百計為學校、為老師解決難題,千方百計把校園的硬環境規劃好、建設好。同時,要大力度抓好特色教育,豐富校園文化,樹立良好的校風,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加強法治教育、品德教育,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工作,崇高而偉大。教師隊伍是教育發展之基,競爭之本,提高之源。建設一支思想政治過硬、業務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是加快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大計。為此,我提四點希望:一是要加強學習、提高素質。當今時代,新知識層出不窮,知識更新周期不斷縮短。每個人都需要加強學習、終身學習。尤其是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和創造者,更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充實自己,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綜合素質。學校要成為學習型團體,教育要爭當學習的典範。大家都要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既要學好專業知識,實現知識更新,跟上時代步伐,又要學好其它知識,不斷拓寬知識面,做熱愛學習、學會學習、終身學習的楷模。同時,還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相得益彰。二是要與時俱進,銳意創新。教師在教育創新中承擔著重要使命。只有教師富有創新精神,才能培養出創新人才。要把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作為教育工作的緊迫任務,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全過程。要樹立新的教育觀念,培養並不斷強化創新意識,在教法上推進改革和創新,努力開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多出優秀人才。三是要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人民教師的神聖職責,就是傳授知識,傳承民族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為經濟發展培養合格人才。要積極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努力培養造就更多更好的“四有”新人。要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牢固樹立為教育事業獻身的精神,立足崗位,忠於職守,淡泊名利,甘為人梯。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要把學校建成為精神文明的一塊淨土,努力抵制各種不良思想的侵蝕和誘惑,使教師真正成為無愧於黨和人民的人類靈魂工程師。四是要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書必先強己,育人必先律己。講究師德是黨和人民對廣大教師的基本要求,是教師隊伍素質的重要方面,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條件。教師的道德、品質和人格,對學生具有重要的影響,我們不僅要注重教書,更重要注重育人,不僅要注重言傳,更要注重身教,要堅持以法立身,自覺加強師德修養,不斷提高師德水平。要自尊自律,為人師表,真正成為青少年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品德高尚的合格教師,成為受全社會尊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