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班主任演講稿

。回顧一年的點點滴滴我感慨萬千,在這一年中,雖然收穫很多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今天我就把這一年來的班主任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 觀察細節,培養良好的習慣。

一個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養成的,這就需要老師長時間不斷的要求、促進。常聽有的老師說,某某同學上課真不老實,剛好幾天又不行了。其實,並不是某一個同學這樣,每一個孩子都有這樣的特點。我們教師必須每時每刻去關注他們,在這幾年的教學中我深有體會。因此,今年我帶這個班時,無論課上課下,只要孩子們在學校的範圍內,我都在用信心地觀察,了解孩子的動向:每次集會,我都堅持站在學生隊伍的後面。開學初,有的孩子會偷偷的往後瞅,看是不是有說話和做小動作的機會。當他看到我的目光時,我用眼神告訴他—你沒有機會;每次放學,我總是帶隊把他們送到大門外,培養他們不說話、規規矩矩出校園的習慣;自習課上,我很少坐在座位上看作業、備課或做其他事情,總是在學生身邊,他們哪裡遇到了問題,我會隨時幫他解決,也給學生們隨時提問的機會,讓他們養成不懂就問的習慣。這樣下來,我在學校備課的時間沒有了,每天都要把備課本拿到家裡來備課,雖然犧牲了我個人的時間,但是學生在我的關注下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現在即使我有事情不在教室,他們也和往常一樣守紀律。在班級管理方面,我還加強班幹部的培養,讓他們成為我得力的小助手。班上的許多工作我都交給他們去做,我充分信任他們,相信他們能做好。但是我並不袒護他們。班幹部犯了錯誤或處理事情的方式不得當時,我會像對待其他同學一樣指出錯誤。但我從不諷刺挖苦,打消他們的積極性,而是在適當的情況下婉轉的提出我的意見。他們總是虛心地接受並改正。時間長了,他們既有了責任心有很講究方法,幫助我處理了很多事情,也增強了班集體的凝聚力。在全班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班的行為習慣評比和衛生評比一直名列前茅。我班的孫明傑同學被評為區級優秀學生幹部。

二、施展愛心,做學生的貼心朋友

接班後,我首先對每個學生進行全面了解,經常同他們談心,從學習、心理、愛好、家庭等各方面了解學生,通過打電話、家訪等方式經常和家長溝通。如我班的尹瑩瑩同學,她從進入校門的那一天起就從沒有說過一句話,和老師同學們沒有任何溝通和交流。學校的一切集體活動她從不參加,就連課間十分鐘她不是呆呆地坐在座位上,就是站在一旁看別人活動,臉上總是一副冷漠的表情。像這樣的孩子,不用說學習,就連正常的生活都很難,以後怎么在社會上立足?一旦她的性格形成後再想轉變過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於是,我立即和她的家長聯繫,了解到她性格內向、膽小,在家裡會和家裡人交流,也和附近的小夥伴說話、玩耍,但是到外面就不行了。知道了這些,我覺得慢慢地對她進行啟發、引導應該是有效的。因為她膽小,我在同學們面前不會強迫她說話,總是在放學後把她單獨留下來和她閒談,雖然無論我怎么啟發她都不開口,但是我並沒有灰心,只要一有時間就和她說說話,哪怕只是我在說,她在聽。時間長了,她有了一些轉變,當我問她一些問題時,她就點頭搖頭或用手勢來回答我,實在不行就在本子上寫字告訴我,偶爾從她的臉上我也能看到一些笑容,這些都說明她可以和別人溝通了,只是還存在著心理上的障礙。我建議家長帶孩子去看看心理醫生,這可能是典型的自閉症。而我在學校依然在耐心的引導、幫助她,相信一定能夠讓他走出自閉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