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青年教師演講稿

成長之痛:

我熱愛藝術,喜歡水墨畫的高雅脫俗、喜歡油畫的色彩奔放,我是幸運的,找到了藝術夢與教師夢的最佳結合。作為美術教師我努力的將自己對藝術的熱愛感染我的學生,啟發學生如何去觀察,如何去感受生活中的美。使他們能夠在以後的生活中發現美、營造美,從而使他們感受生活中的情趣。我也努力做學生喜歡的老師、讓學生愛上美術課堂。

努力總會有回報,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我發現孩子們都很喜歡上我的美術課,然而,有時候細細品位這喜歡,我卻輕鬆不起來,甚至讓人心痛。這學期我教一、五年級美術,每次走進一年級的課堂孩子們都早早的準備好美術用品等待,我的熱情換來了學生對我、對美術學科的熱情,即使在學期末教材上新課結束的情況下,孩子們還是嚷著要求我給他們補充新課。

對!孩子是天生的畫家,即使是班級中文化課最落後的學生也會在繪畫中找到樂趣和信心。然而,每次走進五年級的教室……學生們不是在埋頭做作業就是還在匆忙準備上課用品,偶爾有調皮的學生抬頭看見我會高興的喊:耶!美術課了喔!我曾用整節課的時間和這些孩子說學習美術對於生活、對於成長的意義,也曾苦惱於高年級美術課的上課紀律,也曾請學生每個人寫給我意見,印象最深的是這樣的留言:老師,我喜歡上美術課,可是我作業來不及做,你能不能講完新課就讓我們自己做作業?

這來自孩子內心最真的問題問出了什麼?問出了美術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問出了我們一直在喊的素質教育…….作為一名美術教師,面對成長之痛,我不會改變我對美術教育的執著,只是這執著多了一份無奈的妥協。

成長之樂:

教育中總有一些不經意的片段,恰恰是這些小小的片段凝固成永恆的感動,轉為我成長的動力。

這是一堂一年級的美術課《月亮和星星》,圖片的展示,啟發談話,課堂一步一步進行著:“如果你有機會到月亮上去,你猜那裡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我一個問題問下去,孩子們都踴躍的舉起了自己的小手:我會到月亮上去種樹、我會在月亮上遇到美麗的嫦娥仙子、我會在月亮上建一個未來家園……..“傑,請你來說。”我注意到平時這個調皮的男孩子把小手舉的特別高,“我想到月亮上去找曹老師的眼鏡。”傑答到,我驚奇:“為什麼你會想到這個事情?”傑用他稚嫩的聲音答到;“曹老師你今天沒有戴眼鏡啊,我想你一定看不清楚了。”我這才想起:今天我佩帶了新買的隱形眼鏡。這個平時在我眼中調皮粗心的男孩注意到了我的變化,面對孩子最真最純的關心,我不忍說出真-相“老師感謝你的關心,你真是個細心觀察的孩子,希望你能把你的想法用美麗的畫面表現出來!”我應答到。我想:藝術教師的責任就是把握孩子的這種“真”,保護這種“善”,並讓孩子始終保持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我由茫然、到頓悟、至倍感溫暖,心中充滿了感動,為學生如此的用心。感謝有這樣的機會,讓我在平淡的日子裡,感悟到教學給我帶來的溫暖和快樂,更體會到人性最初的真、善、美。

5年的教學之路有太多痛並快樂的點滴,而這成長的點滴讓我相信:心靈因為格外的關注而豐富;豐富的生活角色,也會因為關注心靈而更加成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