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幹教師發言稿

2.科學地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

我們在聽課時,經常會發現教師設問上的一些問題,比如隨意性大,沒有反覆推敲、仔細斟酌,提出的問題沒有思考價值,如“是不是”,“對不對”,等等。教學過程是在教師的不斷地設問中慢慢深入的,一個好的問題能引發學生的思維衝突,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使教學過程始終在動態——平衡中前進,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前進。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學生共同創設的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情景,一步一步地將學生的認識引向深入。學生通過自己的積極思考,逐步學會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3.精講精練是上好一節課的保證

以前講精講多練,現在提倡精講精練,講授新知識和鞏固練習都是不可缺少的教學環節。但在實際教學中,往往由於沒有處理好講和練的關係而得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如果講得過多,課堂缺少時間練習,學生一直被動地跟著教師的思維走,缺少主動體驗的過程,就不能對知識有較深刻地理解,也很難用知識去解決新的問題。如果教師講得過於簡略,很快就讓學生獨立練習,學生在練習的時候又會覺得沒有方向,比較盲目。教師要正確處理好講與練的關係,是確保每一節課實效的關鍵。精講並不是少講或不講,我的理解是,精講是要把精選的問題用簡介的語言講清楚、講透徹,達到預設的目標。

四、關於課堂小結

有些老師平時的課堂比較隨意,對小結不夠重視。事實上,一節比較好的課,應該留有幾分鐘時間讓學生對學習知識作一個回顧,從而使學生對一節課的知識有較為清晰、系統的認識。從中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作為教師要對這個環節提高重視。

當然,影響一節課質量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教師的語言、板書、教態等等。我們也不可能哪方面都做得很好,但是我們要爭取有一兩個自己的亮點,對於做得不夠的,也力爭改進。上一節課不難 ,要上好一節課卻並不簡單,所以把課上好是我們永遠的追求和永恆的目標。全心全意投入教學,扎紮實實地搞好每一個教學環節,才能講好一堂課,上好每一堂課。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