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教師座談會上的發言

如果現在問我,流動好不好?我會說,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是好的。流動期間,我認識了很多優秀的同行,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經驗,我還感受到來自愛山與鳳凰的雙份溫暖,感謝兩所學校的領導給予我的關愛。若能有所改進,我希望首先請讓流動的老師在流動之前有所準備,最好是基於自願。其次是讓正常交接班的老師流動,這樣,涉及到的班級孩子與家長也不會有突兀感。

但如果從大局來講,這樣的流動是否就能起到淡化校際觀念,消除擇校現象,我看未必。做教育貴在創新而不是跟風。作為教育管理部門,如果能給學校更多一點空間,讓校長去創新,去創造自己學校所專有的特色;給老師更多一點時間,讓他們去思考,去學習,這樣也許教育改革能更有實效,也許有更多老師能有所成就。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多么渴望能多點時間安心教書、安靜思考!可現實是我們從踏進校門那一刻開始,就變成了一枚陀螺,不停地奔東忙西,直到太陽西落。有時,我們帶回家的,除了一身的疲憊,還有待批的學生作文本,單元練習卷。有位同事的愛人不理解一名國小教師怎么這么忙,他跟我的同事開玩笑說“你怎么把自己弄得像國務院總理一樣?”是呀,這樣的老師,沒有靜心地觀察思考,沒有及時地更新知識,沒有適時地總結積累,又怎么能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怎么能駕馭信息衝撞的課堂?

其實,更多時候,我們在忙於應付各種檢查。現在的學校,誰都可以說東道西,什麼部門都可以走進去,什麼檢查、考察、參觀、暗訪……不勝枚舉。……

我只是經常聽見我內心的呼喚:教育不能被過多干涉,教師的存在狀況不能被過於忽視。我喜歡安安靜靜地備課,認認真真地上課,誠誠懇懇地育人,實實在在地學習,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