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愛的翅膀

即使你非得要批評一個幼兒,也應該先肯定他的優點,然後再接著跟他說:如果你能……的話,那就會……。這樣做了之後,你常常會看到被批評的孩子心悅誠服的表情,既讓你的學生虛心接受了你的觀點,又避免了師幼間因批評而起的矛盾與衝突,而且,這樣做的實際效果要比直接批評所收到的效果要好得多,直接批評有時候表面上看起來他們是聽你的話,照你所說的去做了,但其實心裡並不一定信服於你。曾記得有這樣一件事情:早晨幼兒在玩桌面遊戲,這時我看見王佳豪一直在跑來跑去,雖說我的心裡有一股無名之火在串,因為平時他在班中就是個“調皮搗蛋”的傢伙,對於我的話他的做法是:虛心接受,屢教不改。但是為了能讓他有所改變,這次我先改變了自己,我試著問他:“佳豪,你看見誰的積木搭得最漂亮?”這時他可來勁了,“許鑫的最漂亮。”“為什麼?”“他搭的飛機又大,顏色也好看。”“你的小眼睛真亮!老師也覺得他搭的很漂亮,那你能搭出更好的嗎?”他看了看我,只點了點頭就很快的回到自己的桌邊開始了自己的創作,到做操的時候,他還拿來了自己的作品請我欣賞。所以,尊重幼兒就要把

幼兒的行為和思想當作有意義的事情來關心,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感情,關心幼兒的進步與成長,扶植他們正當的興趣和專長,當然也應該嚴格要求他們,其實嚴格要求也是尊重他們。

三、愛是關心、體貼、愛護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多美妙的意境,曾經我為之感嘆,如今我為之感動。在我多年的幼教工作中,深深地體會到:情是心靈的鑰匙,愛是教育的基礎,深厚融洽的師幼之情帶來的是輕鬆愉快的氣氛及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效果,因此,開展班級工作的首要的一點就是:要像關心自己的孩子一樣去關心愛護班內的每一位孩子。幼兒是很敏感的,也是很脆弱的,他們會在第一時間發現並感覺到老師的愛。如:班中某位孩子生病了,如果你恰好有事不方便家訪,那么,打個電話問候一聲就不失為一種師幼關係的良好開端,今天來了之後,你的一聲“好點了嗎?”會令他感覺到老師是真心關心他,;又或者你可以問問其他的小朋友知道他的情況嗎?這樣讓整班的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愛。又譬如天氣冷了,一句“別忘了加件衣服”會令人倍感親切;在吃飯的時候,說一句“多吃一點我們才有力氣,才能長大”,或幫著能力差的幼兒喂喂飯,添點湯,所有這些都處處體現了對孩子的愛,而一旦你付出了真心的愛,我相信那一定會有回報的,古人云:親其師,從而信其道,無行中形成一種積極的熱情與動力,我想孩子們會以積極的心態、誠摯的舉措來報答你對他的愛的。

四、愛是讚美、鼓勵、激勵

不要對表揚過於吝嗇。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積極營造寬鬆的教學環境,多使用鼓勵性的語言,以各種方式對幼兒進行表揚,這對自信心的增強是大有好處的。幼兒的回答,只要有一點是可取的,我們就要給予及時的鼓勵,不要輕易否定。

我曾經嘗試過,在繪畫活動中給孩子的紙上打個五角星,然後將打到五角星的作品放在展示區進行展覽,接著,在區角活動時我又為幼兒準備了一些可以作畫的材料,結果,不出我所料,參與繪畫活動的人特別多,而且不管布局還是色彩搭配都比前面的作品有進步,然後,我進一步擴大打五角星的範圍,一學期下來,整個班級中,幼兒的繪畫能力與審美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與此同時,幼兒的繪畫、製作興趣也逐漸濃厚起來,這真可謂是一舉兩得的好事,開家長會的時候好多家長還說他們的孩子現在特喜歡畫畫,而且畫得還不錯呢。

通過這件事,讓我覺得,我們不要對表揚過於吝嗇,要多鼓勵和表揚身邊的孩子。“讚美猶如陽光”,獲得別人的肯定和讚美是人們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滿足,便會成為其積極向上的原動力。

五、愛是奉獻、真摯、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