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我們心中的愛

今年我班新來了一位名叫文文的小女孩,她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安靜。漸漸地她來我班已經兩個星期了,她給我的印象正如她自己的特點:她是一個比較安靜、乾淨的小女孩,而且很少和小朋友說話,別人活動時,她就靜靜地站在一邊,但是學習的時候很認真,老師的話句聽得進,但從不舉手回答問題。班裡有這樣一位孩子,就好像沒有她一樣,雖然省心、省事,卻不容易接近。

有一次,在戶外做遊戲,因為這個遊戲我請小朋友們自己找一個朋友一起玩。其他小朋友們都各自找到朋友玩去了,只有她一個靜靜地站在一邊看別人玩。於是,我走到她旁邊,問她想玩遊戲嗎?她用蚊子般的聲音告訴我,我幾乎沒聽見。我問她:“老師當你的朋友,和你一起做遊戲好嗎?”她望著我,我看出她眼中的喜悅了。她把我遞給我,我故意說我忘記怎樣玩這個遊戲,問她是怎么玩的,她很熟練地教我玩法。原來,她很會說話,而且國語還很標準呢。

做完遊戲,我誇獎她很能幹。她聽了,兩眼望著我,很乖的樣子。我湊到她耳邊,輕聲地問她:“你知道老師是喜歡哪個小朋友嗎?”她搖搖頭,我讓她猜,她說媛媛。我吃了一驚,孩子原來也是那么心知肚明,也許是平時老師喊媛媛的名字多一些,表揚媛媛的話多一些,所以她會這么認為。我又問她,你覺得老師喜不喜歡你,她好半天才小聲說不知道。我悄悄告訴她,老師其實最喜歡你,因為你聽話、懂禮貌,而且學習認真!當時她的臉上就堆滿了笑容。

是呀,這么一句簡單的話,我們往往會忽略,但這恰恰是孩子最需要的,在這裡,我想跟所有的孩子說:孩子,老師最喜歡你!最愛你!

的確,師生關係不同於親子關係,沒有天然的血緣聯繫,能夠維繫幼兒與教師感情的只有真誠的愛。平時我會採用各種巧妙的辦法來親近他們,撫摸他們。如在玩“開火車”的遊戲時,我會通過摸摸每個孩子的頭,(來數數有幾節車廂);輕拍每個孩子的肩膀(假裝檢查車廂有沒有生病);用手指在每個孩子的耳朵眼轉轉(擰緊螺

絲),這些小方法即親近了他們,又讓孩子們感受到了我對他們的喜愛之情。

“潤物細無聲”,聽他們從幼稚的“牙牙”學語,到朗誦一首首美妙的詩歌;從昨天“才露尖尖角”的“小荷”,到今天的“早有蜻蜓立上頭”,我深刻地領悟到,沒有愛就沒有正確的教育,只有愛孩子,才能把自己的心靈獻給孩子;只有愛孩子,才能理解孩子、體諒孩子,把他們的歡樂與苦惱裝在自己心中;也只有愛孩子,才能更有效地教育孩子。才會換來幼兒天真活潑的笑容和對你更親切的呼喚與尊敬。因為愛是滋潤孩子心靈的甘霖,愛是灌入孩子心田的清泉,愛是灑向孩子心房的陽光。俗語說:“師愛如春雨,滋潤幼苗心”讓我們把最美的語言奉獻給孩子,讓孩子在我們愛的雨露中健康成長!

愛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教師對學生的愛更是一種把全部心靈和才智獻給孩子的真誠。這種愛是無私的,它要毫無保留的獻給所有學生;這種愛是深沉的,它蘊涵在為所有學生所做的每一件事當中;這種愛是神聖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誼。有人說過:“疼愛自己的孩子是一種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教師對學生就需要這樣一種神聖的愛,她不求回報,嚴慈相濟。

我們幼兒教師不會長篇大論,也不會慷慨陳詞,但我們卻如紅燭在默默中流淌著生命。“紅燭呀!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請將你的脂膏,不惜地流向人間,培出慰藉底花兒,結成快樂的果子。”這就是紅燭的生命,也是我們幼兒教師神聖而無聲的誓言!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