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規劃引領下,加速成為反思型教師(演講稿)

當然,在執行個人自主發展規劃的同時,也需要針對實際情況對某些目標做出相應的調整。新課程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需求。換而言之,由於教育的對象參差不齊,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在附國小習期間,我有一節匯報展示課《數星星的孩子》。事先,我在本班試教了一下。裡面有一處語言訓練點,原本以為能激發學生的想像力,沒想到得到的答案卻是隻字片語或者大同小異。幾番思考後,針對同一道題,我重新設計了有坡度的語言訓練點,後來在附小的課堂上,學生明顯開闊了思路,表達的內容也豐富許多。課後我問自己,既然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性,那么怎么樣的語言訓練點才是最合理有效的呢?當時我就下決心把這個問題作為近階段的研究重點,並將它提上了個人自主發展三年規劃的教育科研一列。07年6月,我在第二屆“景東杯”課堂教學評比中執教了課文《找駱駝》,課中,我設計了有效的語言訓練點,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了起來,課堂氣氛十分活躍。課後,我在原先的“如何設計有效的語言訓練點?”的基礎上又提出了“如何增強學生語言表達的規範性?”,同樣將它作為我新學期研究的重點。這些問題的提出都是有針對性和典型性的,它們對於提高課堂實效的研究價值極大。顯然,課堂是我實施個人自主發展三年規劃的根據地,同時也能幫我及時調整個人自主發展目標。

(在反思中不斷進取)

在教師自主發展三年規劃的實施和調整中,我成長迅速。先後取得了區品社學科設計比賽的三等獎、區好習慣方案設計的二等獎、“景東杯”課堂教學評比優秀獎等好成績,同時還有多篇案例和論文在校內獲獎。06年底,我又和宋書記一起參與了全國重點課題的子課題《國小生命教育的實施策略及實踐研究》的研究,為推動個人自主發展三年規劃的穩步實施邁出了扎紮實實的一步。當然,作為青年教師,在我身上還存在很多不近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專業知識缺乏,反思的自覺性不夠高等等。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終生的、整體的、全面的、而又持續的過程,需要教師不斷的反思和合理的規劃。自覺反思和合理規劃才能使教師專業發展道路更順暢,成功的機會才更多。因此,我會繼續緊扣學校的新三年發展目標,朝著成為一名“反思型教師”的目標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