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家長》之花盛開在每一位家長心中

“朱老師,我家小某沒有希望了,你可要幫幫我,我的命可苦了,我該怎么辦?”她母親哀憐而絕望的聲音喚回了正在沉思的我。對,怎么辦?這可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以往也發生不少這樣類似的事情,雖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想盡辦法,可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我故作鎮定地安慰她的媽媽,讓她以學習為名盯緊劉某,讓他們沒有接觸的時間,然後我再找劉某談談,幫助她,使她走回正道。

她的母親邁著沉重的步伐走了,可我的心頭更加沉重起來,邁著沉重的步子回到辦公室,我該怎么辦?怎么開口?說白了,她能接受嗎?同學們要是知道了,她能再讀下去嗎?還有3個多月就聯考?我心裡亂如麻,我隨手翻了翻近期的《家長》雜誌,翻著翻著,我的心逐漸平靜下來,一篇《迷途羔羊回來啦》映入我的眼帘,這案例不是與劉某的事情一樣嗎?對呀,人家可把迷途羔羊拉回來了,我為什麼不可以呢?於是我又找來很多《家長》雜誌,把這類案例一一找到,認真研究,制定一系列的計畫:我利用班會課談理想與愛情的關係,讓很多同學談談自己的看法,得出一致的結論:這時是學習知識的大好時節,要捨得放棄,把一點朦朧的情感隱藏在心中,這樣的人生會更美麗;我們幾個老師都不正面談這事,與她頻頻接觸,反覆交流學習情況,讓她找回自信;我多次找到那位男同學,與他交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讓冷靜逐步下來,減少與劉紅的交往;讓她母親也學著從《迷途的羔羊回來啦》方法,多與她溝通,也寫一封對她期待的鼓勵信,重點突出媽媽以她為榮,希望她大展鴻圖,實現人生的價值……如此下來,劉某不知不覺地回到了緊張學習狀態之中,又回到以前的活潑可愛、積極進取的樣子。她的媽媽笑了,我也欣慰地笑了。結果,劉某以優秀的成績考上南京農業大學,圓了她和她媽媽的夢想。能夠拉回劉某,多虧《家長》雜誌,是她給了我方法,給了我智慧,讓我和她媽媽共同搭建了一個教育平台,用智慧和愛心使劉某同學不知不覺斬斷情絲,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如果我們不冷靜,去圍追堵截,結果是什麼?讓人深思。

上述事例,舉不勝舉。總之,如果利用好《家長》雜誌,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是廣大家長教育觀念逐步改變,教育子女責任感和自覺性增強了;二是家長教育方式和方法逐步改變,注意理性思考和講科學的多了;三是家長自覺主動參與家長學校活動,學習理論知識的多了;四是家長以身作則,為孩子做榜樣的多了;五是家長理解支持學校工作,為學校辦實事、辦好事的多了。家長張口閉口說:“家長學校老師說……,《家長》雜誌上講……”他們言之有理,言之有據,成了我教育學生的好幫手,有力推動班風、學風的建設,形成了比、學、幫、趕、超的學習風氣,形成了團結互助、樂於助人的優良班風,0×年6月被評為“省先進集體”。

孩子成長成才是一個複雜過程,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如同培育花朵一樣,需要精心把握育苗、培土、施肥、除草、滅蟲各個環節,需要方方面面的協調一致,共同努力,若有一個環節,一個方面出了問題,教育可能功虧一簣,使花兒夭折,培養失敗,前功盡棄。因此讓我們在共同的心愿和目標下,藉助於家長學校,利用好《家長》雜誌,經過細緻的、長期的、持之以恆的、堅韌不拔的努力,使我們的學生在祖國、家庭和學校陽光雨露的共同哺育下健康而茁壯成長,使我們的《家長》之花盛開在每一位家長心中,讓《家長》雜誌伴隨著每一位學生的飛躍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