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家長會教師代表發言稿

第四:關於家教方式。

有的家長說自己家教嚴格。我認為:嚴格就是嚴守防線,不能出格。嚴格不是什麼事都管,處處約束孩子,這不對那不對,這不行那不行,嚴厲,板著臉,說一不二,這是專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嚴格。

比如,孩子在數學學習中出了某個問題,你生氣、打罵、撕他的作業本,孩子害怕了,重新再來,達到了要求,這是嚴格。你和風細雨講道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再來一次,達到了要求,這也是嚴格。

當然既嚴守了防線,又不損害孩子的嚴格方式更好。和子女多一些交流、溝通,而不是一味的打罵、威脅,要讓孩子感到你們的關懷是發自內心的,你們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對他們是理解尊重的。現在教育孩子,提倡寬容。其實寬容不是縱容,孩子錯了也不管。寬容是指心理上的理解。孩子出錯了,我們要理解,因為他畢竟是孩子,不能孩子一犯錯就發火。但不能因為理解就放鬆要求。簡單一句話:我理解你,但我不遷就你,更決不縱容你。另外重點推薦這次考試:學生的作文《煩惱》,家長們看一看孩子們煩惱的是什麼,孩子們需要的是什麼?

各位家長朋友,教育孩子,把孩子教育成才,是老師和家長共同的責任和願望。最後我要說的是:讓我們齊心協力,攜手並進,讓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學有所成。謝謝大家!

初二家長會教師代表發言稿篇3

尊敬的各位家長:

下午好!現在初二結束,你的孩子即將升入初三,在這關鍵時刻,為了孩子更好地成長,我們特召開這次家長會。

一、班級整體情況和存在差異

(一)班級現狀

本期來,絕大部分同學在校表現比較好,他們聰明、熱情、勤勞、活潑。課上大部分孩子聽課認真,作業上大部分同學能及時完成。

但是,也存在比較多的問題是:

(1)對待老師的批評教育顯得不耐煩,甚至在公開場合頂撞老師。

(2)一部分同學學習不主動,靠老師逼,不積極回答問題,不懂不問,不按時完成作業,成績較差等。尤其是周末的作業相當部分未完成或質量差,到學校來抄作業。

(3)少數同學學習不刻苦、基礎差或沒有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導致成績較差。

(4)部分同學的責任心、班級榮譽感有所下降。對於老師布置的值日工作不認真對待,敷衍了事。

(5)有學生存在周末網咖打遊戲。網咖危害極大,既浪費了金錢,傷害了身體,更重要的傷害了思想和靈魂,荒廢了學業,沉迷了以後就像吃了鴉片一樣,心事全用到那虛擬的網路上,根本沒有心思學習,而且我們發現這些學生往往特冷酷,特暴躁,打遊戲的同學成績降得特厲害。

(二)期末成績匯報:

第一名劉瑩第2名錢俊伊第3名鄭敏勝第4名潘琳瑛第5名謝春峰第六名夏至俊他們是班級的驕傲,也是班級精神文明建設和班風、學風建設的主力。進步最大的同學是李紅雲,從28名回升到了14名;

檢測是手段,不是目的。我們的目的是通過檢測,讓學生了解今後學習的大方向,讓我們了解學生知識的薄弱點,使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有的放矢。

(三)存在問題

這次考試雖然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更讓我清醒地看到了班級里存在的差異

1、學生習慣有差異

班級里有一部分學生學習習慣相當好,上課時專心,作業專注,所以作業速度很快。可同時也有一部分學生,上課的時候默默無聞,你講什麼充耳不聞,做作業的時候卻磨蹭、拖拉。有一部分學生做作業時不專注,喜歡左顧右盼,交頭接耳,非常羅嗦。

2、重視程度有差異

對於學生的學習情況,家長可能會說放棄,但是我們老師不會輕言放棄,特別是對於那些不是因為接受能力問題,而是因為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的問題,造成了輸在起跑線上的狀況,無論是對於學生還是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有的家長可能認為我只要孩子健康就行,成績無所謂的,甚至有些家長早就為孩子的將來創設了豐盈的物質基矗但是我們覺得我們的認識應該提升到這樣的高度,我們老師重視的也不僅僅是分數,更重視的是在學習過程中意志品質的培養,這種意志品質就是面對困難的韌性,是一種能夠持之以恆、迎難而上的心理品質。我記得有專門幫孩子解除網癮的教育專家說過:決心+毅力=100,決心加毅力等於成功。如果一個孩子在學習上浮誇、沒有鑽勁、偷工減料上下功夫那么我想他今後無論做什麼,也不會有較理想的結果的。

3、學習方法的差異

有些同學很主動的積極地學習,除了完成老師布置的有限作業,還有計畫地給自己補充了很多精選的練習,預習,複習工作完成出色;而有些同學呢,是被動地隨性地學習,有時布置的作業也不能完成,更別說給自己加營養快餐了。

二、初二學生的心理及應對策略

國中生正值“身心聚變”時期,其中初二學生尤為明顯,心理學家稱之為“心理性斷乳期”。有人認為初二是整箇中學階段“最危險”的階段,初二學生最難管理,被稱之為“初二現象”。如:叛逆、盲目追求自由平等、易受外界影響、情緒情感偏激、易激動暴躁、情緒兩極波動、憑感情行事的特徵,但同時又具有可塑性大、主動嘗試、追求獨立等特點。他們認為父母囑咐很煩、老師教育多餘,聽不進別人的勸解,有的甚至與老師、父母對抗。在人生成長發展中,初二的時期是人生成長發展的黃金時段,是教育的關鍵期。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轉折期,如果孩子能很快適應,那么他會越學越輕鬆。

1、學習方面:

知識學習更廣泛了,考試類型更多更複雜了。學習的容量更大了。答題的要求更高更規範了。知識點越來越密集。隨著年齡的增長,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其實這正是逐漸向初三體系的靠攏過程。我們不能光看分數,更要看分數的含金量。

2、心理方面:

其次,孩子們的心理狀況也變了。人大心也大。獨立意識大大增強,不願意將自己的小秘密與大人分享了,自尊心也逐漸增強。不知家長們有沒有發現,這階段的孩子對很多事情都有著自己的要求和標準,而且你有時很難與他溝通。其實我們不必太追求最後的結果,可以先答應他們的要求,同意讓孩子自己試試。另外,家長還要把握好批評的尺度,因為這階段的孩子太怕“丟面子”,很容易有逆反心理。

3、思想意識。

再次,孩子們的思想從單純更走向了複雜。所以我常常聽到你們說:這孩子很犟,不聽我們家長的話了。應該說,初二年級正好是他們的一個心理特殊期。在這個階段,孩子們的辨別力比較弱的。他們不能把社會上的是是非非搞清楚,也不能完全理解到底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這也就需要家長經常給孩子一些指示和告誡,經常提醒他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以給他明確的方向。親職教育中,一定要注意大人的“口風”保持一致。不要爸爸媽媽這么說,爺爺奶奶卻是那么說,這樣孩子就更辨別不清楚了。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對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注意與學校老師的要求保持一致,否則學校老師再怎么嚴格,對正逐步想要走向獨立、正擁有反叛意識的孩子來說,將絕對出現效果為“零”的教育,有時甚至還會出現負數。

三、我的教育教學思想

不管我教的學生是幾年級,我覺得要向他們傳遞這樣一個觀念:做人第一,學習第二。

這個“人”是不簡單寫的一個字。一撇,表示人品;一捺是表示學問。

要做好這個人,誠信是首要。

其次是要善解人意,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對父母,對老師,對同學,對生活……他懂得感恩了,一定會把學習搞好。我覺得孩子在家要做家務活。勞動能讓人心思細膩,能讓人懂得辛苦……學會生活,有這么多的好處,你們家長為什麼一定要包辦呢?

再者是培養孩子做一個有修養的人。

四、需要各位配合的幾個方面。

家長的善導是親職教育的黃金,要掌握孩子的心理,及時抓好教育,才能使孩子步入深層次的發展。教育孩子是我們教師的責任,更是家長們的責任。因此我希望家長朋友多費點心思,配合我們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務必請各位家長全力支持我及各位老師的工作,形成教育合力。首先我想說,現在的學生光是說服教育效果並不佳,你念他說你煩,你不念他又不象話,所以光軟不行,光硬也不行,太軟了學生沒有怕懼,慈母多敗兒,太硬了學生又很容易敵對,我贊同日本香港的教育,說服加大棒,軟硬兼施,施之以皮肉,觸之以靈魂。

3、注意暑假孩子在家不要隨意外出,不要讓他偷偷上網。關注孩子的學習。恐怕有些家長說我們不識字或文化少,不能輔導,其實不需要你們輔導,只需要你們認真針對家校聯繫本上的各科作業,檢查他們是否完成了,同時督促他們在家科學合理作業或讀書,督促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不給他們出去上網的機會。因為我們老師在學校正面教育得來的成果,如果你沒有管住放他出去打遊戲了,我們的教育就等於零了。上網遊戲後,他的心在學校就很難收不回來集中到學習上,等我們剛一收回來一些,又是周末了,如此惡性循環,怎么能把你的子女教育好呢?

4。重視做人的教育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一直持這樣觀點:學會做人是第一重要的,然後才是長知識長本領。說實話,我對學生不會有偏愛,成績好差,在我的眼裡都一視同仁。如果說我對哪些學生有偏愛的話,我就偏愛那些思想品質好的同學,我熱愛好人。一個人才能有高低,但只要是一個好人,就多多少少會對社會有貢獻,對他人有益。因此,我一直把教孩子如何做人放在首要的地位。

①教育孩子要有責任心。有的同學雖然成績不是很突出,但只要有強烈的責任感,今後照樣能做出一番事業。打掃教室、宿舍衛生表面上看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但實際上能反映出一個人的責任心,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責任感教育應該是本著從孩子自己到他人,從家庭到學校,從小事到大事,從少到多的原則。在日常生活的具體事情當中,讓孩子為自己去嘗試承擔一定的責任,比如:要求孩子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認真完成作業,自己檢查作業;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洗自己的衣物,洗碗筷,倒垃圾,孩子在學校,父母別忘了教導他做值日生、班幹部應盡職盡責,做清潔衛生不能偷奸耍滑。

不少家長抱怨,孩子長大後對自己不孝,不盡贍養之責,卻沒有想過,過去有沒有要求孩子承擔過必要的義務和責任。教育孩子為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尤其是做錯事以後要敢於承擔責任,不把責任推給別人,做錯事就要虛心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接受必要的處罰,這是培養孩子責任心的重要內容。

②要教育孩子尊重他人。人人都喜歡尊重,尊重是和他人交往的先決條件。教育孩子在社會上要尊重任何一個人,哪怕是一個乞丐都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在家裡就要尊重父母、長輩,在學校就要尊重老師,。教育孩子做事說話要考慮到他人的感受,要能寬容別人,與人為善,不能自私自利,一切都以自我為中心,否則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走上社會後遲早要吃大虧的。

③教育孩子要正直、單純,做一個心胸開闊的人,不要斤斤計較。

④重視孩子良好的習慣的培養。英國有句諺語: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決定人生,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是從小就養成的,並會受益終生。需要家庭和學校密切配合,共同改掉孩子身上不好的行為習慣,請家長們仔細詢問一下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並隨時打電話了解學生在校的行為表現。

讓孩子迅速開始。有些同學在坐下開始做作業時,常表現出不能立刻進入全神貫注學習狀態的特徵:或東找西找學習用品;或東翻翻語文,西翻翻數學;或一會兒喝點水,一會兒吃點東西,一會兒瞄瞄電視,一會兒聽聽大人們閒聊,一會兒又插話……時間就不知不覺地過去了。

⑤理智愛子的問題

大文學家高爾基曾說過一句話“溺愛是誤入孩子口中的毒藥,如果僅僅是為了愛,連老母雞都能做到這一點。”真正的愛是理智高尚的愛,我覺得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是愛,教子吃苦教子成材更是愛。有的家長對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都予以滿足,給孩子配備MP3、到掌上電腦、手機,出手給孩子的錢很大方,讓孩子從小養成大手大腳的習慣、奢侈浪費,這不是好事,古語說“自古雄才多磨難,紈闊子弟少偉男”。其實讓孩子吃點苦、受點挫折對他們的一生都有好處。理智愛子就要正確地認識孩子的缺點和不足,不袒護孩子。做家長的對孩子在學校的缺點和不足不一定十分清楚,這就要求各位家長在孩子和同學鬧矛盾或受到老師批評時不能只聽信自己孩子一面之詞,要全面了解清楚,孩子畢竟是孩子,要充分相信老師,相信老師的為人,相信老師處理問題的能力,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對別的孩子或老師的不滿,否則就壞了孩子

最後,我想用美國人的一段話,與各位家長朋友們共勉。

兒童在生活中所學到的,與其生活環境有關:如果兒童生活在批評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指責;如果生活在敵意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打架;如果生活在嘲笑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難為情;如果生活在羞辱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內疚;如果生活在忍受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忍耐;如果生活在鼓勵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自信;如果生活在讚揚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抬高自己的身價;如果生活在公平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主張正義;如果生活在安全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具有信念;如果生活在讚許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自愛。

要教育好一個孩子並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它牽涉到社會、學校和家庭多個方面。如果家長能配合學校的工作,雙管齊下,我想這樣的教育效果會好很多。羅羅嗦嗦講了這么多,耽誤了大家的時間。有講的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批評指正。今後我會繼續我的教學宗旨,那就是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