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三年級學生家長發言講話篇

國中三年級學生家長發言講話篇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家長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今天,承蒙校方信任,能有機會和在坐的各位家長一起切磋交流,非常榮幸。

小女江子昂,在今年中考中取得優異成績,得益於四中優質的教學管理、老師們的辛勤耕耘精心呵護,也與她自己本人的頑強拼搏是分不開的。做為家長,在這過程中扮演的可能是"教練員"和"場外指導"的角色。我覺得,國中第三年,倒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指導方法。整個三年,都是以一貫之的。

我想,正如每個人的指紋不一樣,每個孩子的特質也不一樣。因此,針對每個孩子的教育方法,可能也不完全相同,即所謂因才施教、因人而異。但從另一個方面說,也有一些基本的、相通的道理。在這裡,我拋磚引玉,就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和各位分享。

我主要從四個方面來談,就是:

1、家長注重治本,孩子才有預期之標;

2、家長有定力,孩子才有張力;

3、家長有彈性,孩子才有韌性;

4、家長能夠寬容,孩子方能兼容並蓄。

下面,我就逐一具體介紹。

一、家長注重治"本",孩子才有預期之"標".

所謂治"本",是解決孩子的思想問題,思想決定行動。俗話說的"有沒有悟性、開沒開竅",就是指孩子的思想是否"明白通透"了。

"本"之一,興趣和愛好,是孩子保持旺盛求知慾的唯一源泉。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就是順從她的天然"口味";如孩子倒了"胃口",就吃什麼都不香了。家長不要預先為孩子設定上什麼學校、走什麼路、從事什麼職業;不要強迫孩子課外上什麼興趣班(諸如美術、音樂、舞蹈、奧賽等),藝術特長啟蒙之後,就只能遵從她的自然稟賦。孩子將來從事的工作與她(他)的興趣愛好最大程度的`契合,就是最大的成功,也最有幸福感。

"本"之二,家長的言傳身教、孩子的耳濡目染,將塑造孩子基本的人生價值觀。一個人,在學習、生活和成長過程中,會時時處處面臨選擇,需要作出抉擇。那么,價值觀將決定著她(他)作出何種選擇,也決定著她(他)將與誰為伍、和誰同行。不少家長可能都有認識上的誤區,認為孩子小,和她講大道理沒有用。其實不然。女兒牙牙學語之時,我就開始啟蒙頻頻給她講道理。在陪伴她成長的過程中,每每遇事,總是幫助她分析利害、權衡得失,提供幾套參考方案,供其選擇。久而久之,孩子遇事皆有自己的主見,既非常自信,又有相當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如,她當初的選擇四中、現在的選擇文科。

"本"之三,怎樣學(學習方法)是次要的,關鍵是孩子是否明白"為什麼學"和"為誰學".這個"閥門開關"問題解決了,孩子在學習上就有了主觀能動性,就會從"被動學"轉向"主動學",從"接受式"學習進入到"自主式"學習。孩子用"心"了,她自然就會去琢磨學習方法,學習效率也會隨之提高。

試想,解決了這樣三個"根本"問題,孩子的成績(所謂的"標")就不會太差,我們又有何多慮的呢?

二、家長有定力,孩子才有張力。

孩子從國小到高中,時間延展12年,應該說是個馬拉松長跑項目。衝過終點紅線,能得名次固然好;但中途不離場、不掉隊,堅持順利到達終點也是不容易的。

江子昂,國小畢業於人民路國小,班主任是語文老師吳彬彬。應該說,她國小的基礎很紮實,基本保持在全年級前10名。進入國中後,我給她的要求是保持年級前50名,而實際上她基本保持在前30名,中考前最好成績是全年級第3名。我經常提醒她,保持在"第一方陣"就好,不要刻意計較是否考了第1名,如總是頂在最前面,遇到的"風阻力"就會大一些。

我以為,每個孩子在各個階段,可能處在不同的"方陣",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確定適當的目標,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家長尤其要有定力,不要把焦躁、糾結的情緒傳染給孩子,妨礙孩子保持耐力、釋放張力。

今年中考體育測試前一個多月,女兒每天放學後去操場練跑步,總耽心過不了關,有些糾結。我當時開導她:即使扣幾分也沒什麼,在文化課上再撈回來,不必多耽心。測試結束,結果只扣了1分,女兒如釋重負,接著全身心投入文化課的複習備考。

三、家長有彈性,孩子才有韌性。

所謂彈性,是家長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凡是孩子自己能搞定的,家長儘量不插手;凡是孩子克服困難能夠完成的,家長只提供建議和幫助,不大包大攬。

記得,初二時班上有8名同學首批入團,需要進行團支部選舉。女兒徵求我意見,是否參加團支部書記競選?我支持她、鼓勵她參加競選,並幫助她擬定競選發言提綱。後不出意外,如願當選。

國中三年,每學期的期中期末考、特別是中考,如果說孩子們不認真對待那是假話,存在不同程度的緊張情緒,是再正常不過的。好比體育比賽,有預賽、複賽,最後是決賽,賽程有一個時間段,把孩子最興奮的時間節點調到決賽之中,是最佳的。我了解,女兒是個慢熱型選手。我們儘量保持平常平淡心態,不能比女兒還興奮,否則會壓抑她的興奮。

臨近中考的時候,女兒經常對我說:"爸爸,我好怕".我跟她開玩笑:"你這是賭徒心態,想贏怕輸!"(即"想考好、又怕考不好")。並且安慰她:"不管結果如何,也不管是什麼情況,爸爸永遠愛你、永遠是你最堅強的後盾!".女兒凝望著我,微笑點頭。我知道,她是自信滿滿的。

從以上兩個事例可看得出,我們是有意讓女兒鍛鍊自己處理學習生活中所遇問題的能力,既要積極爭取好的結果,又同時做好接受不如意結果的心理準備,期望她做到"勝不驕,敗不餒",逐步煉成堅強的韌性。

四、家長能夠寬容,孩子方能兼容並蓄。

孩子們的成長,就是一個不斷犯錯、不斷改正錯誤缺點的循序漸進過程。當然,諸如誠實不撒謊、要強不虛榮、羨慕不妒嫉、寬容不刻薄等等,是要求孩子更是家長應該模範遵守的底線。簡言之,寬容,能為孩子營造一種有利於成長的人文環境。憑藉於此,孩子往往能夠多維度思考不劍走偏鋒、點到為止不鑽牛角尖、左右逢源而豁然開朗、不拒涓流能海納百川,孩子們也才有可能成為開放式的複合型人才。

家長在與孩子的互動中,更值得把自己的煩惱、憂慮及不如意介紹給孩子,間接地豐富她的人生閱歷,使之了解世道的艱辛。家長,甚至不必掩飾自己曾經的缺點和教訓,用對自己的寬容來彰顯對孩子寬容的更為應當,從而能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

例如,我就跟女兒說過,1981年爸爸小升初,1分之差,沒能考進一中;後上高中時,由於解題速度慢,數學試卷最後1一2道附加題,總是來不及做。希望她吸取爸爸的教訓,避免重蹈復轍。

又如,國中階段正值青春期,男女生有好感很正常。我跟女兒談心,如果有哪個男生特別關注你(寫紙條之類的),不要反應過敏、一驚一乍的。如果信任,可告知爸爸,定會幫助她應對處理,既尊重對方的善意表達,又曉之以理節制情感,化解於無形與未然。

7月上旬,中考成績出來後,我寫了幾句話贈送給女兒,這裡一併介紹給大家:不懼歲月蹉跎,何妨風雨兼程。遍嘗苦辣酸甜,笑對成敗得失。做人堅守底線,行事追求精細。不卑不亢,寵辱不驚;有理有節,克己容人。

各位家長朋友們,簡要談了以上四個方面的認識和體會,可能失之粗淺。如果作為"經驗"的話,可能不一定適用於所有的孩子,僅供各位參考。最後,我真誠地祝願九年級同學們明年中考都能取得優異成績,共同為我們安慶四中贏得榮譽。

謝謝!

國中三年級學生家長發言講話篇 篇2

各位老師、家長:大家好!

我是劉鎮寧的媽媽,首先代表全家,向各位老師表示感謝,正是你們的諄諄教導、精心培育,對他的不放棄才使鎮寧在學習上、思想上和行為上有了一定的進步。劉鎮寧的特點不明顯,缺點很突出,主要表現在:拖拉、慌亂、責任心不強、完任務心理。最重要的是書寫不規範。在平時的教育中,我採取了很多辦法,甚至自認為很極端的方法,但是效果仍然微乎其微,使我覺得在他的教育問題上有點力不從心。談起教育理論,我知道的也挺多的,可是用的時候就總是用不上,也認真的思考過,除了孩子本身的缺點外,家長的心態至關重要。 應該用平和的心態、平等的觀念,與孩子交朋友,經常進行溝通和交流。而不是用自己的想法來制約孩子。我們都愛自己的孩子,都希望時時刻刻了解孩子的喜怒哀樂、所思所想,以便引導他們身心健康發展。而孩子們喜歡的是能和他們一起玩,一起笑的好朋友式的爸爸媽媽,這樣他們才能敞開心扉,把心裡話告訴你。如果家長經常居高臨下,滿嘴大道理,動不動就大聲訓斥甚或責罵,這樣做很可能會起反作用,還會讓孩子提前關閉與家長交流的大門。

其次,孩子的教育也要因材施教,不能給孩子太大的壓力,我們的孩子年齡也不大,身心都處於發育期,應該多鼓勵、多表揚、讓孩子健康的成長、快樂的學習。我們都知道,表揚能使人創造奇蹟,過多的批評會導致孩子過多的自責。孩子有了進步,隨時鼓勵表揚他,讓他有成就感,促使他再接再勵;孩子退步了,也不要氣餒,千萬不要當面數落他,更不能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作比較。這樣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和自尊心。

第三、不做“嘮叨”家長,不做代理家長,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行為意識。以前我也是事無巨細。有體育課叮囑孩子穿球鞋、帶水杯,上美術課叮囑他帶剪刀、畫筆,早上出門為他整理衣服,提醒他帶紅領巾,就這樣全身心地為他服務,我都成了他的貼身保姆了。以後,我儘量不再提醒他,讓他也知道這些生活、學習上的事都是他自己的事,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第四、要重視孩子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學生的一些不良行為習慣是從家中帶來的。在此倡導家長的思想道德、文化修養和言行舉止要成為子女的楷模。要教育孩子:1、禁止惡言相傷說髒話。2、禁止隨意損壞公物搞破壞。3、樹立衛生,環境意識。由於多方面原因,我們的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乾淨的食物亂吃,不衛生的器具亂用,垃圾隨意扔,環保意識略顯淡薄。4、樹立集體意識、要懂得謙讓、愛護花草樹木、不鋪張浪費、自私自利、要講文明禮貌用語、不能說謊等。

第五、安全教育。安全無小事,尤其是小學生的安全更要引起家長和老師的重視。家長要注意:1、交通安全。家長儘量接送,不能接送的孩子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乘車規則。2、活動安全。不到禁止靠近的地方做遊戲,不做危險的遊戲。外出玩耍要告知父母和誰玩,玩什麼,在哪兒玩,什麼時候回家。集體活動時,遇到擁擠,要沉著冷靜,保護好頭、胸、腹部不被擠壓。觀看體育活動,要注意自己的位置是否安全,避免飛來的籃球、足球排球等傷及自己。3、飲食安全。不到小攤上買“三無”食品,不吃過期、變質的食品。不喝酒精類飲料。4、自我保護。在家遇生人,不要輕易開門。如不速之客來訪時,要先查明身份再開門。如果不能確定身份,就打電話向父母詢問,或求助鄰居。不要接受陌生人食品,不接受陌生人的邀請去看展覽,更不能到陌生人家裡去玩。如遇問路者,可以告之大概方向,但不能應其要求帶其前往。一旦發現有陌生人尾隨或是不停糾纏,應迅速走向人多的地方,或是尋找街頭民警的幫助。

最後讓我們共同品味下面這段話,無論成績好壞、請想想:每個孩子都是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看著別人怒放了,自己的那棵還沒有動靜就著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慢慢的看著長大,陪著他沐浴陽光風雨,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相信孩子,靜等花開,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因為他是一棵蒼天大樹。

國中三年級學生家長發言講話篇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____,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校園,我的家》。

校園環境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精神享受和無盡的快樂,這是我們的家。保護校園環境,是我們每位同學的責任,可是有的人卻把這件事忘得九霄雲外了。

大家看這件一個畫面,一位同學買了包零食,吃得津津有味,吃完以後,眼睛向四周看了看,呀!他吃完了的零食袋沒了,呵!神奇吧!請大家再看地上,又多了一個哭泣的零食袋,它正在尋找垃圾箱,可是不斷有人往它身上踩,沒有人把它扔進垃圾箱中,那位同學還笑嘻嘻的,像為自己做得事很開心、很自豪一樣。這位同學扔掉的是一個食品袋,丟掉的卻是一個少先隊員講衛生的習慣!

同學們,校園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保護校園環境,是我們共同的願望,現在的我們,要保護校園環境,如果我們看到有人扔垃圾,就讓我們幫助扔垃圾的人,讓他以後不要繼續隨便亂扔垃圾。如果地上有垃圾,就讓我們彎腰撿起垃圾,扔到垃圾箱中。如果一棵小樹受傷了,就讓我們為它療傷吧。如果校園沒有了垃圾,那該多好呀!

那我們就讓這個美夢成真吧。我們是未來環境的主人,身為學校一員,我們應該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保護校園環境,不做污染學校環境的事,這樣我們就能呼吸更新鮮的空氣,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