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家長會數學教學發言稿

家長朋友:

下午好!

首先,對各位家長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這次家長會我們表示深深的感謝!召開這次家長會的目的是為了加強老師與家長之間的聯繫,相互交流一下學生在校及在家的情況,以便老師能夠及時調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同時促使家長也能夠積極參與到學生的教育管理中來。總之一句話,就是“一切為了學生”。這是我們教育的一個根本出發點。我希望也相信,從這個出發點出發,我們的家長會一定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取得圓滿的成功!

一、談談我的教學體會

我擔任3(  )班的數學教學,三年來,可以說是一個學生走近我,我走近學生的過程;也可以說是由一個陌生到熟悉再到了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我們班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興趣還是很濃的,大部分的學生在課堂上能積極參與,其中有的孩子在解決問題上能大膽猜想,不時閃現獨特的思維火花。新的數學教學課程要求突出體現教學內容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通過數學學習,學生能夠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增強套用數學的意識。結合新課標的要求,針對自己的教學,我堅持的是一條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來開展數學教學的路子。教學中,我重在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比如針對數學練習課,學生總感覺就是不段地算題,非常枯燥。為了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我採取了遊戲教學,將全班的學生分成兩紅、藍兩隊進行闖關比賽,在學生闖關玩遊戲的過程中安排不同層次的練習題,同樣是做題,可達到的效果就不一樣,原本枯燥無味,可現在興趣盎然。教學中我儘量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聯繫,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生活中,學數學就是為了用數學。比如學習有餘數的除法,為了讓學生理解餘數要比除數小以及為什麼要比除數小?我設計了購物情境,用33元錢去買4元一本的本子,最多能買幾本?如果有剩餘,最多能剩多少錢?會剩4元、5元嗎?為什麼?有學生馬上想到,不行不行,因為如果剩4元、5元,那就還可讓再買一本了!這樣一來就再也沒有學生問為什麼餘數必須比除數小了。學生從生活中體會了數學知識,同時數學知識又幫助學生更好得理解生活。又如在學習噸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時,我將學生很難親身體驗到的重量轉化為數來加強學生的感觀認識,如和學生打賭喝可樂,1瓶1升的可樂,學生們都說自己能一天之內喝完,於是我讓學生喝1噸可樂,學生就驚呆了,不敢賭了,因為有1000瓶這么多呢。為了加深學生對噸的認識,我與學生一起計算,如果一個人一天吃一個雞蛋,1個雞蛋50克,那么1噸雞蛋要吃上近60年。有了這些數量上感觀,學生對噸這個大的重量單位的認識也就更深刻,更能指導學生的生活實際。

二、匯報期中考試情況

期中考試是對學生半個學期以來學習情況的檢測,結果還是令人比較滿意的。大部分同學成績較開學時都有進步,其中一部分同學的進步還是很大的,這次考試的總體情況是100分的全年級3人,我們班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