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第一學期家長會教師發言稿

(2)閱讀理解丟分很多。雖然這張試卷上的閱讀理解是偏難一點,但也不是不能做好的,一半以上的孩子還是能夠拿到較高的分數。丟分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好的閱讀習慣,在完全獨立的情況下,讀文章不認真。粗粗讀了一遍就做題,有的甚至沒有完整地讀完,只是就著題目沒有目標地在文章中搜尋答案,找到一個算一個。其實閱讀題目最關鍵的就是反覆閱讀,答案總是會在文章中,不像數學題做不出來就是做不出來。三年級的閱讀理解還是以選擇和填空為主,大部分文中都有現成的答案,有的只是稍微變化了一下。小部分是要通過讀了後自己思考提煉的,這就是看平時的基本功了。

對於閱讀理解,平時正式出題做的次數是不多的,但其實教師帶領學生每一堂課上對每一篇文章的分析、理解就是在進行這一方面能力的培養。剛才已經說了,我們要求上課一定要專心聽講,而且要積極發言,參與到討論中來,鍛鍊自己的頭腦,發展自己的思維。我從做閱讀理解題方面看,平時一些愛動腦愛發言的同學,閱讀理解能力都是不錯的。

給家長的建議:

(1)讓孩子多讀書,多思考。我們的教材配有一本《新補充讀本》,上面有很多非常好的文章,而且都有閱讀的指導,還有一些練習題。雖然我經常會布置閱讀的口頭作業,但由於很難監測到底有沒有讀,所以都要靠孩子的自覺和家長的督促。還有一些適合閱讀的課外書,如成語故事、童話、寓言、青少年版的文學名著、百科知識類書籍等等。文學類的國內的包括楊紅纓的校園小說,這是起步閱讀的時候可以讀的,因為都比較有趣,貼近孩子的生活,可以引發閱讀的興趣,金波的散文和小說,曹文軒《草房子》等作品,這些是文質兼美的,文學性和思想性都有,還有一些外國小說:《窗邊的小豆豆》《魯濱遜漂流記》《愛麗絲漫遊奇境》《時代廣場的蟋蟀》《夏洛的網》《小王子》等等,當然不是要求都去讀,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愛好選擇圖書,讓他們自由閱讀。一些漫畫什麼數碼寶貝的等等可以不讀了,看這些等同於看卡通片,只會讓孩子更懶于思考。讀課外書還要針對書中內容和孩子交流看法,不能光簡單規定他看多少分鐘。可以在他看完後談談書中的內容、主題等等。可以選擇一些問題,問問孩子:你喜歡故事中的誰啊?為什麼?而且要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摘錄一些優美詞句,寫寫讀書的感想,一句兩句都是可以的。還有最好的方法應該是家長也去讀讀孩子的書。和孩子一起親子共讀。這樣就可以和孩子同喜共悲,共同閱讀成長。

(2)另外,根據需要,也可以適當選作一些課外的閱讀題,像一些練習卷上的閱讀題,一方面能多接觸更多閱讀題型,熟悉怎樣做閱讀題的方法,一方面豐富學生的閱讀積累,因為每一篇例文都是文質兼美的。

總之,對於孩子來說,認真閱讀後的收穫是非常大的。不僅獲得了知識,更獲得了一種情感、智慧和道德的教育。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孩子,是我們教師最大的心愿。但是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因此很難找到一個適合所有家庭、所有孩子的教育模式,以上所談的一些建議,也僅供參考。 歡迎您對我們今後的教學工作多提寶貴意見,希望我們能多交流,多探討,期待著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之下,共同為您的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他們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