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上學期家長會發言稿

(4)交往方面靦腆的甚多

不少家長都反映自己的孩子膽小、怕和別人說話尤其是陌生點的……孩子膽小的原因多種多樣,但多數孩子膽小、孤獨都是與缺乏經驗有關。因為不少家長常常唯恐孩子發生意外,整天護著、保著,父母的包辦代替剝奪了孩子學習自己解決問題和鍛鍊意志的機會。於是,在園,我們鼓勵幼兒大聲地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名字,老師的教學也多以“開放型”組織,故意創造一個自由的空間,讓孩子們去交往;在家,我知道好多家長都成了好朋友,帶著自己的孩子與同學一起在外遊戲,到同學家做客。孩子們很快地從自己一個人玩到手牽手玩娃娃家、到早上見了面互相問早,最後到自己想辦法解決交往中出現的問題。現在自己班裡孩子們膽子大多了,可是在陌生的班級有些不夠,所以在這學期我們多為孩子們創造更廣的交往機會,1、去小班尋找一名喜歡的弟弟、妹妹,為他們唱一首歌,念一首兒歌,帶他們到戶外遊戲等。2、與大班的哥哥姐姐一起畫同一主題的畫,互相交流,學習更多繪畫方面的技巧。

(5)玩具患濫

班級中幼兒常常交換玩具玩,雖然大家能友好的交換玩具,但一些幼兒不知道要愛護別人的玩具,常常出現把別人的玩具弄壞的情況。而且有個別孩子每天帶來玩具後,玩具就占據他的一天。那些安

靜些的活動就無法開展。但是玩具畢竟有其教育意義,所以我們統一,每周五為玩具分享日,孩子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帶來分享。家長幫助教育孩子要懂得愛護別人的玩具。我們也會針對交換玩玩具,該如何玩?與幼兒一起討論,確立幾條簡單的規則共同遵守和互相監督。

(6)、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孩子不用操心該幫助家長做些什麼,應該自己做些什麼,因此,許多幼兒只知道自己應該得到什麼,而不知道自己也有責任,孩子們還沒有形成良好的責任感,做事情的時候常出現虎頭蛇尾的情況,有的孩子經常出現自己的東西總是找不到等。

措施:開展“我學爸爸媽媽來當家”活動,逐漸使幼兒

形成良好的責任感。為什麼要搞學爸爸媽媽

1、角色模仿。俗話說: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發展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小孩子生活的環境就是“家庭”,上幼稚園後,班級是個大家庭,孩子可以做我們這個大家庭的爸爸媽媽。

2、以愛的教育,培養責任感。爸爸、媽媽用自己對孩子的愛與責任關心著孩子每一天,那是一種偉大而又有人情味兒的力量,我們想改改長期以來的值日制度,因為時而發現,今天我值日,雖然也可以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但是有的孩子會杖著自己的官大,有權,就時而橫眉冷對,大吼大叫,太缺少了點人情味。

當然想法好沒有用的,又得大家一起做了

方法:採取輪流制,每兩天兩個小朋友,一個半月輪到一次。我們會把輪到的孩子的照片貼在家園欄里。

1、  輪到的孩子,7:20分到園,做家務翻下小椅子,稍微整理一下教室。站在門口準備迎接其他孩子和家長們的到來,看看孩子們的穿著。

2、  管理班級常規:收玩具、洗手、喝水排隊、做早操,提醒幼兒離開座位把小椅子放好,哪個孩子有缺點了就和老師一起去幫助教育他。等等瑣事。

3、  回家後,請家長與孩子交流一天下來的體會,並為下一天做出改進,家長一定要寫下孩子兩天的體會,教給老師,我們要把這張體會和您孩子的照片一起貼在外面,供大家交流,這也是為我們工作積累一定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