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家長會發言稿:做孩子成長的引路人

我想現在有我們這些孩子的精彩表現,就是有一個好的開頭,下一次家長座談會我們還要介紹更多進步的同學。下面我們說說班級存在的問題。

(1)知識掌握不夠紮實,比如以前學過的知識,現在再考,字不會寫了,公式忘記了。

(2)學習目的性不明確。如有的孩子為了多玩一些時間,幾天的作業花半個小時就給解決了。也有孩子,先玩個痛快,等到第二天要上學了,實在沒辦法,才匆匆做作業。這樣的作業,它的質量可想而知,不是字跡潦草,就是錯處很多。

(3)學習習慣養成不好,如在考試中我們有不少同學因為審題不仔細、抄錯數字被扣分;有一部分同學課堂上沒辦法靜下心來上課;有同學作業存在應付現象。

(4)意志不夠堅強。如孩子在家吃完晚飯,本來想做作業,這時父母把電視機打開,有些孩子心裡也就不想做作業了,也津津有味地看起電視來。結果,把做作業的事給耽誤了。第二天,心裡著急,才急忙把作業補上。

(5)情緒的波動比較大。如單親家庭或家庭關係比較緊張的家庭的孩子,做作業的態度不如別的孩子好,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容易自暴自棄。

(6)我們班的男孩子有

很大部分缺少男孩子的剛毅性格,表現比較柔弱。

2、接下來聊聊我們的家校聯繫。

這學期的家訪,除了四位家長有事沒有家訪到,其餘的我們都走了一趟。這次家訪我們兩位老師都覺得收穫很多,也親身感受到我們大部分家長對孩子成長的重視。但是現在,我們有個別的學生,家長老師兩頭瞞,自己圖個逍遙自在,結果可想而知。其實我們的家校聯繫並不一定局限於家訪這種形式,我們還可以多形式、多渠道的進行,比如通過電話聯繫,及時、高效的掌握孩子在校的表現,促進孩子不斷的進步!在這一方面我們也有一些家長是比較主動的,如:廖鑫家長、樊藝婷媽媽、王帥媽媽、胡斯秀媽媽、羅曉林媽媽、李凌峰媽媽、許特銘媽媽、曾翔媽媽、王倩媽媽、范歌媽媽、顏瑾媽媽、潘唱媽媽、沈磊姐姐。當然我們也有不少家長也想過要給我們幾位老師打個電話,可是怕影響了我們的休息時間。在這我首先謝謝我們這些家長對我們的體貼,不過只要對我們的孩子有幫助的事,我們歡迎家長在晚上時候來電。

三、班級工作建議:

教育孩子是我們教師的責任,也是家長們的責任。首先針對我們班的總體情況,向家長朋友提點建議,希望我們的家長朋友多費點心思,配合我們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首先、培養孩子的進取心。

現在的孩子,在家中一切均被安排得妥妥貼貼,根本用不著自己去努力,去進取。久而久之。很容易使一些孩子缺乏進取心。因此家長不能忽視培養孩子的進取心,這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1)儘量多表揚、多給孩子信心,做孩子成長的強有力的後盾。由於孩子的個體差異,免不了學生的成績有好有壞,孩子由於不肯學習,導致成績差,我們是該適當的批評,但是孩子很盡力,成績卻不怎么理想,我們更應該給他信心,而不是一味的給他潑冷水,這樣反而會使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的情緒,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該做的是跟他一起努力,耐心細緻地給孩子找原因,分析情況,改進學習方法。

(2)對於一些特別膽小怕事的孩子,家長應多加鼓勵,少批評甚至不批評,讓他們通過努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孩子逐步形成“我能,我行”的自信心理,培養孩子的進取心。

(3)培養孩子的成功意識。孩子年紀小,一些容易被一些大人看來似乎很小的事他們卻很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