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家長會老師發言稿

今天請來大家我很高興,說明大家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也非常重視學校老師真誠的邀請,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讓孩子能有進步、能健康成長。

教育話題很大,學校學生情況也很多,我們商量這次專講"糾正不好習慣,培養良好習慣",一是習以成性;二是性格決定命運。本來我們開家長會無須提及命運問題,這似乎是遙不可及的東西,但是我們回頭一想培養孩子十幾年,真正的目的是什麼?還不是為了孩子將來能過上好的日子,事業、生活都獲得成功、幸福。如果不是為了這一目的,大家無須這么關注教育,關注孩子。所以我們必須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一、習慣是從小事培養的

普通家長和普通學生的心相對粗一些,很多的問題、小習慣都沒進入我們的觀察範圍,以致於形成了大問題壞習慣也常常沒感覺。

比如說,我布置家庭作時,要求學生將作業要求抄在本上。我在黑板上寫得清清楚楚,我講得明明白白,第二天一早發現有幾個同學漏做一題,沒抄作業要求的更多,作為老師,我就思考了,他們不聾也不瞎,但是我講了白講,寫了白寫,只能說明他們有種習慣,不把老師講的寫的放眼裡,這群人不在少數,四年級學生不自覺到這地步,讓我驚訝。這是我的發現。我們的家長要這樣敏銳地發現孩子、了解孩子、把脈孩子、引導孩子?要知道我並沒有停留於此。我想是有些同學不動腦筋、怕動腦筋,所以最終我還是在課堂上把他們訓了一通,而且斷定這些同學作文是不會太好了,為什麼?因為他們平常有三個不好的習慣才會出現這種問題。

①視而不見;②聽而不聞;③學而不思。

象這樣的小事上,我們都要能注意到,並不斷調整他們,好習慣便在其中了。俗話說:"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讓我們的孩子趕快把一件件小事做好,大的好的成績是不求而自得的。

我講的第一點是希望家長細心一點,將大目標化成小目標,把目標化成許許多多的階梯式的行為、小事,努力將小事學好,你可以對孩子常常說一句話,那就是"把簡單的學會了,我就不簡單了。"

二、習慣是在經常做某些事的過程中形成的

有一位家長喜歡上網打遊戲,而且經常帶兒子一起去,孩子能不迷網咖嗎?孩子還能安心做作業?家長對老師說"孩子成績隨他去,將來自然成才呀!"老師呢?干著急!家長朋友,你是孩子克隆的對象啊!有些事我們希望持續做,有些事要告知少做,乃至不做。要讓新習慣好習慣變成經常做。

舉個例子,我從樓道到教室去總發現有同學報告,崔老師來了,就這樣的事,幾乎每個學生都做過,成了習慣,保護了一大批學生。自從我發現之後,我鄭重宣布:從今往後看到我到教室不準向同學報告說老師來了,誰報告,我就懲罰誰,這個好人做不得。為什麼?因為你欺騙了老師,你讓我不能知道教室里正在發生的真實情況,不能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學生這樣的報告習慣漸漸沒有了,這對於學生自覺性培養有相當的好處。當大家不要報告成習慣,而且老師在與不在一個樣成為習慣時,一個良好的班風就形成了,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我舉這個例子說明習慣是通過經常、反覆做一些事的過程中形成的,有利的有弊的因素都在其中,我們家長要有高明的判斷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