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第一學期家長會發言稿

第二、抓態度。要求學習專心、細心,勇於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書寫要工整、清潔、準確,不能“虎頭蛇尾”或“龍飛鳳舞”。

第三、抓技能。如想問題、做作業時,要求準確而迅速;語言表達務求清楚、生動,手工操作、口頭背誦務求熟練.

第四、抓能力。主要是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像力與思維力,在課餘一切學習中都要注意認真培養上述能力。

3.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

孩子每天回家做作業時要採取這樣的方法:先複習這一天所學的知識,理通脈絡;然後再把這一天的作業做出來,並進行檢查;最後把第二天要學的知識進行預習。如果採用這樣的方法並堅持下去,我相信孩子的學習一定會有很大進步的。

4、養成不懂就問的習慣。

有些題目孩子不懂,家長要耐心地解釋題目的意思,鼓勵孩子不懂就問。但是家長最好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訴他,我想只要你把題目解釋清楚,孩子是能夠自己解答的。我發現成績不夠理想的孩子,往往依賴性比較強,不願獨立思考,課堂上要么等著老師講解,要么轉來轉去指望其他同學。這些同學在家裡做作業也肯定很拖拉。家長要注意正確引導。

5、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家,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能否健康成長。好並不是指富裕的家庭環境,而是指家風好。心理學家講: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便學會譴責;如果孩子生活在敵視中,便學會好鬥;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便學會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歡迎的環境中,便學會喜歡別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誼中,會覺得生活在一個多么美好的世界。(如家長在孩子面前的言行)

最後講一點就是請家長多與學校聯繫,多與班主任、任課老師溝通交流,從關注孩子教育的角度說,家長主動與學校聯繫也很有必要。一個班都五十多的學生,老師不能個個都照顧的那么周到。很多事情,因為某些原因,可能導致家長與老師之間的誤會,在我們老師與家長溝通的基礎上,我們也希望家長們除了找老師了解孩子的學習表現情況,談談對學校教育工作的建議和意見,談談你對某些事情的困惑,我們希望通過交流,為我們的孩子創造更良好的學習環境,提供更科學的幫助。

總之,家長和老師的溝通是相互的,只有相互尊重、相互了解,才能相互配合好,才對孩子的教育有真正的幫助。才有利於您孩子的成長。我們希望通過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培養孩子。另外還希望家長們多理解體諒老師,當你的孩子沒完成被批評時,當你的孩子犯錯老師打電話找你時請你理解老師沒有其他用意,都是為了你的孩子好。

四、家長注意事項:

1、合理安排好作息時間;

2、每周一穿校服參加升旗儀式,少先隊員每天佩帶紅領巾。紅領巾值日崗值日生每天應提前到校。

3、多注意孩子的衛生。

4、傳染病流行時,發現孩子有情況,配合學校在家休息,痊癒後再回校上課。

5、下雨天的雨具安全和接送安全。

6、認真檢查孩子的家庭作業。

以上講話如有不妥之處,歡迎各位家長批評指正。

XX.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