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家長會的發言稿

其實,功夫在平時,孩子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時候沒有必要打亂。就算家長平時沒有注意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也不要在最後階段突然過分關心孩子,這樣做反而會打亂孩子的學習生活規律,給孩子造成壓力。

當然學生的情況千差萬別,對那些至今仍不知努力學習的學生還是要增加一點壓力。提出一些具體的要求,學生的學習是管出來的。在管理過程中地定要注意管理的方法。

2、不要過分干涉。有許多家長認為,這段時間太重要了,孩子要一門心思複習、做功課,不能做其他的事,對孩子的自由進行限制,不準做這,不準做那,這樣的效果反而適得其反。

3、降低過高的期望,讓考生心裡有“底”

由於家長總愛拿自己當年的親身經歷和現在的成就教育學生,有的家長經常和考生算賬,說自己培養子女如何辛苦,甚至自己節衣縮食為孩子花了多少錢等。使考生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考生是為家長“面子”去應試,是為滿足家長“光宗耀祖”的虛榮心去應試,這是心理壓力之源,家長一定要徹底丟掉“面子”,減輕考生壓力。首先,家長要相信孩子有把握、有能力、有信心對付這場考試,相信學校為考試所作的一系列準備工作。不要去過多地渲染考前的緊張氣氛,儘量讓孩子保持平靜的心情,穩定的狀態。對孩子,家長應該有著正確的定位,不要去和別人攀比,只要孩子能夠發揮出正常的水平,就已經成功了,就值得慶賀、高興。在現階段,孩子已經有著沉重的心理壓力了,千萬不要反覆叮嚀、嘮叨,相反應該找一些輕鬆的話題,讓孩子看看新聞、散散步,放鬆一下緊張的神經。降低過高的期望,讓考生心裡有“底”。“萬一”考不好,家長應作出安排,並告訴孩子,讓他心裡有“底”,這樣,孩子心裡也就踏實了。“考生就能以最佳狀態在聯考時發揮出最佳實力,達到預期目標。

4、家長要言傳身教,有些家長常常對孩子說,快聯考了,不能看電視了,而他們自己卻在看電視,不但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而且也會影響孩子的複習。

誤區五:要重視心理健康,有些家長對孩子的身體備加呵護,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四月: 五要五不要

不要叨嘮:整天把聯考掛在嘴邊,時時對孩子說,要抓緊時間複習,其實孩子的心理也非常緊張,越說孩子越緊張,越說孩子越煩躁。

不要許願:一些家長總想用一些獎賞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比如,“考得好,我給你買個筆記本電腦”,“考上北大,我帶你到國外去玩”,這些並不能起到什麼實際的效果。

不要威脅:一些家長為了給孩子製造壓力,就威脅孩子,“考砸了,我們就不管你了”,諸如此類,會使孩子產生恐懼心理,不利於孩子複習。

不要盲目給孩子買輔導材料:家長對學校複習的程式和內容並不了解,認為多複習輔導材料會有效果的,結果是沖淡了老師的複習計畫,只能給孩子增加壓力。不要盲目報輔導班,輔導班有時能起到一些作用,但盲目報輔導班的話,就會分散孩子的精力,沒有把老師叮囑的內容複習全面。

不要請假在家照顧孩子:這樣的話會給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壓力。

要製造良好的家庭氣氛:把4月份看做平常的日子,夫妻之間,與孩子之間的對話要和平常一樣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