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班主任家長會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長:

你們好!

首先非常感謝大家辛苦地工作了一天后,還趕來參加我們的家長會!

記得上學期開家長會時,看到大家黑壓壓一片坐在下面,心裡還真有些緊張。今年好了,認識快一年了,大家也都成朋友了,心裡不用那么緊張了!

上周孩子們返校時,收到了大家的“寫的給老師的一封信”。發下去39份,共收回了33份,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數字。雖然每天工作都是用電腦,平時幾乎不怎么寫字,但除了只有一份列印的外,其餘的都是親手寫的。可見大家都非常認真地配合老師、尊重老師的工作;而且每封信中,感激與理解流淌在字裡行間,句句情真意切,讀後心裡非常感動。老師們最大的幸福是什麼?就是得到家長和學生們的認可與鼓勵。在此,我代表小一(8)班的全體老師,感謝大家對我們工作的理解與支持。在此深深向各位鞠躬!

在感動與幸福之餘,我也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擔子與責任更重了。

怎樣把這些孩子帶好呢?這一直是我思考與探索的問題。雖然他們只是我的學生,但是自從上學期拿到這些陌生的名字開始,我就已經把他們看成自己的一部分了。對於孩子,我從不認為掌握知識是第一緊要的事!因為我們教育的意義並不只在學習某一個年級該掌握的知識。教育是一個慢的過程,真正的教育關注的是孩子的長遠發展。所以,教育的目的在於,教會孩子自我學習。正如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的“教是為了不教“。對於一年級的孩子,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好”孩子:

一、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健康的身體是一切的基礎,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適當健身的習慣,將受益終生。

二、有好的德行。〈大學〉中的第一句話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教人的道理,在於彰顯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親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並且保持不變.。推及我們的孩子,從小要做好的就是友善,互助,感恩,樂觀,堅強,毅力,尊敬師長、孝敬父母,遵守班級、學校紀律,遵守社會公德等等。

三、有適當的遊戲。孩子都是愛玩的,玩是孩子最初認識世界與了解世界的方式,無原則地剝奪孩子遊戲的時間就等於過早地限制孩子的思維!但是,遊戲要加以選擇,最好能進行一些益智遊戲。對於打遊戲和看卡通片,也並不是不行,只是要有家長陪同,並同有時間限制。如看卡通片,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看,看完後,問問孩子:“你認為接下來會怎么樣呢?你喜歡哪個人物呢?為什麼呢?”這樣看卡通片所產生的效果就絕對不一樣了。

四、熱愛讀書。這是老生常談了!讀書需要氛圍,尤其在這個充滿著快餐文化的時代。當然,起步很難,但越到後面越輕鬆。目前絕大部分孩子在學校都有看課外書的習慣,比較愛看書的小朋友有:鄔嘉嵐、王瑤、蘇涵瑩、王應佳、趙城鎂、鄭皓仁、梁展途、馮星陽、邱銘瑋、陳格、黃意軒、楊涵、甘宇彤、李芸、王偉源、馮馨雨;熱愛看書的有:梅斯妍、徐俊業、陳曉霆、陳恩童、黎映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