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班主任新學期家長會發言

今天,因為孩子們的緣分,我們走進了七年(16)班,坐到了一起,歡迎各位家長的到來!希望在我們共同努力和配合下,使您的孩子能得到最大可能的進步和提高。

先作自我介紹,我姓陳,是本班的班主任。

接著向大家簡要地介紹我校的概況:xx一中現有本部和兩個分校區,教職員工近三百人,師生共近五千人,堪稱xx地區第二大初級中學。XX年我校再創佳績,有xx二高、xx中學的,考上xx中學的有三百人,占了xx該屆學生的三分之一的江山。這樣的好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我校老師們的辛勤工作、努力付出,也離不開一中學子們的勤奮好學和家長們的積極配合,是我們三方合力的結果。

接著再來談談初一這一學期的重要性。

國中三年,初一是關鍵。在這一年裡要讓孩子養成認真、勤奮、踏實學習的好習慣。這是最後兩年乃至於到高中學習的基礎。所以,我個人認為,作為家長有必要在初一這一年多抽出一些時間,監督孩子學習。如果孩子在您的監督和嚴格要求下,學習習慣養成了,以後離開您上高中,上大學,甚至走得更遠,您都可以很放心。從這點來看,即使您現在少掙了點錢,少打了幾場麻將,少看了一會電視……可跟您的孩子一輩子的前途比起來,那些又能算得了什麼呢?

如何提高孩子的學業成績,這是每位家長都關心的問題。

有的家長見到孩子學習鬆懈、成績一時不夠理想,便十分焦急,有的時常抱怨、斥責,甚至對孩子進行懲罰,這樣做有效嗎?殊不知,學習習慣的養成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按照蘇聯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的學說,建立一種習慣就是建立新的動力定型,這種定型的建立往往是從破壞以往的定型為前提的。而這種過程並非一時可以完成,中學生當然更是如此。急於求成,恨鐵不成鋼,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孩子並不會因為你的恨而能煉成鋼。

現在我就來談談作為家長在初一第一學期該如何配合學校、老師來抓好孩子的學習。

一、抓作業。

我要求每個孩子把每天的作業抄在一本專用本子上,就是“抄作業本”,在孩子做完了作業後,家長進行檢查核對每項是否都完成,然後簽字。每天一次,監督落實到位,把孩子的學習通過抓作業讓你踏踏實實地管起來。“功夫用在平時”,到了考試就不怕了。

二、給孩子安慰和關心。

國中的作業量增加,這是必然的,但小孩子剛從國小升上來,一下子適應不了,心裡難免煩躁、抱怨。這時,作為家長,你們一方面要安撫孩子的情緒,讓他們能儘快地接受這個現實,從心裡達到認同,這樣有利於縮短孩子適應國中生活的周期,得以靜下心來完成作業,做到高效快速。

三、導之以法。

要告訴他們,由於國中課程的增加,學業負擔自然會加重,因此上課要更認真,做到當堂的知識要當堂掌握消化。另外,做作業前先別急著做題目,可先回顧一下當天所學,藉助於課文和筆記,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提高做作業的速度,二是保證作業的準確率。還可以採用時間分散法,利用中午的時間做一部分作業,使做作業的負擔在晚上得以減輕一些。但一定要對孩子強調,不管怎樣,每天的作業必須保證完成。我想對家長們說,作業和上課是您的孩子取得好成績的兩隻有力的翅膀,只有讓這兩隻翅膀生長得一樣強壯,才能助您的孩子飛得更遠更高。我屢屢發現,凡是上課都能掌握知識和作業完成得很棒的同學,成績都不會差到哪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