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在中學2024年高一新生家長會上的發言

各位家長:

大家好!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在這丹桂飄香,秋高氣爽的金秋十月,我們××中學又迎來了一批高一新生。今天下午利用開學的空隙,我們召集各位家長在此召開××中學XX年高一新生家長會,共同探討如何更好的促進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在此,首先我代表學校對你們能夠把孩子送到野中讀書表示衷心的感謝!也對你們能夠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參加我們的家長會表示熱烈的歡迎!

我們××中學創立於1943年,時為紀念抗日陣亡將士,由皖鄂二省十三縣知名人士發起倡議,募資而建,始名“景忠中學”,XX年被命名為省級示範高中。學校北依天柱,南臨潛河,林泉清幽,朱樓畫閣掩映于山谷翠微之間,風景如畫。人稱“風景佳絕處,嶽麓清華園”。學校堅持“以人為本,文化立校,科研興校,發展強校,構建和諧校園”的辦學思想,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加快發展為目標,以規範管理為槓桿,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創出辦學特色。學校注重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有特級教師3人,中學高級教師82人,省、市、縣級教壇新星11人,學科帶頭人2人。教科研成果突出,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聯考升學率、重點大學達線率均居安慶市示範中學前列。學校是南京軍區“國防生生源中學”,榮獲“省園林式單位”等多項榮譽。

我們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深深體會到:親職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構成教育的整體,三者缺一不可。親職教育不僅僅是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家長在親職教育過程中,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因此我們學校非常重視親職教育,積極加強於家長的聯繫,創立家長學校,並於XX年獲得“安徽省家教名校”的光榮稱號。下面我就親職教育工作,就孩子成長問題,與大家探討兩個問題。

一、我們要充分認識到親職教育不僅需要經驗,更需要科學,親職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規律需要遵循。

我們從來不懷疑我們家長對孩子的愛。但是愛的方式卻是值得商榷的。有不少家長家長對孩子是呵護有加,含在嘴裡怕化了,放在手中怕摔了。但是回頭來看卻是收效甚微,說不客氣一點,有少數家長是在辛辛苦苦的害孩子。在教育中的不良現象隨處可見,具體來說有以下6種不同的情形。

1、把孩子當作比較的對象

不少父母—方面鼓勵自己孩子上進,另一方面又常常貶低自己的孩子。也許是過於望子成龍,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績多好!”、“人家孩子又得了獎”這樣的話語,並且常常是不分場合,當著很多人的面說這樣的話,給孩子心裡造成了無比的傷痛。美國哈佛大學加德納教授的“多元智慧型理論”告訴我們要用多元智慧型觀認識孩子,掃除種種偏見,承認兒童智慧型的差異性、特殊性以及個體在不同領域中其認知能力發展的非同步性,看到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從而有意識地避免消極的教育行為。所以,親職教育把自己的孩子當成與他人比較的對象,這樣的行為是很愚昧的。

2、將孩子的隱私通通買斷

很多父母抱著傳統的觀念,把自己擺在權威的位置,作為統治者在家庭中處於核心地位,認為孩子是屬於父母的私有“財產”,於是孩子在幼年時期就在一種不平等的環境下成長。他們自身得不到充分的尊重,也就無法理解尊重的含義,更談不上尊重別人。長此以往,孩子慢慢習慣了在多重規則下生活,性格上也造成了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