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家長會演講稿

項目班級十六二十二一二二二三合計

考試人數66.064.067.067.069.01541.0

|平均分126.0153.0126.0126.0125.0120.3

|最高分153.0172.0165.0161.0151.0172.0

根據學校劃定的分數線,高三(23)班在一本線(480)以上有46人;二本線(430)以上有64人;總分在500分以上30人。

(四)、考前衝刺及高考中家長應該做些什麼

隨著高考日期的臨近,大多數孩子會或多或少地出現緊張、煩躁、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下降、頭痛、失眠等症狀。這時候,家長不管暗地裡是如何的心急如焚,表面上你都得扮演的輕鬆愉快。做為孩子的父母,在這一階段應該注意些什麼?怎樣才能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

下面僅圍繞學生心理素質談談我的想法:作為高三學生家長首先要了解高考不是單純的知識的考試、能力的考試,是全方位的素質考驗。知識、能力僅是考好的必要條件,但不充分,考試的成效還取決於第三因素——心理素質。每一位家第都要高度重視決勝高考的第三因素——心理素質。因為:

1.高考是難度的考試,是速度的考試,——緊張快速之中能否靜心思考是心理的考試。

2.高考是考生向自己極限的一次衝擊,——所以考生除了要具備一定的智力因素,還要具備非智力因素:心理、意志、品質、習慣、情操。達到知識、能力、心理的完美結合才能超越自己的極限。

3.高考是選拔考試,高考追求的是區分度,因此不是每一道題都是為每一個考生預備的。——所以考生遇到不會做的題要能坦然處之。

4.高考複習的過程,考試的過程實際上是考生知識的能量、心理的能量同時釋放的過程。而心理能量釋放的過程是知識能量釋放過程的基礎,催化劑。

心理素質主要包括:動機、抱負、品德、情操、情緒、興趣、決心、意志、氣魄、膽識等因素。其中情緒與意志在考試時起直接作用。有個考生說,當前面那道題“開窗”之後,自己心中一直不安,無心做後面的題目,明知道這樣不行,但也無法控制自己,如果不是考試,這些題目我是應該會解的。這就是情緒失控的。有個考生說,我一看那道題,題目那么長,數據又那么複雜,平時又沒見過,我肯定自己解不出,就乾脆沒有做,如果不是考試,我還是有能力把那道題看懂的,這就是意志不堅。不少考生高考考不好決非知識問題,也不是簡單的能力問題,主要是心素質沒有到位造成的。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家長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一)儘量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

高考越近家長越小心,其實這也是一種心理壓力。這種無形的壓力使考生更擔心自己考不好的後果了。家長“儘量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去年幾位高考狀元的父母首先強調的都是這一句話。一位文科狀元的父親說:“快高考了,孩子本身思想壓力就不輕,做父母的應該淡化高考氣氛,讓孩子自己去複習。”一位理科狀元的媽媽說:“高考之前家裡和平時一樣,沒有緊張氣氛。”她覺得家長關心得太多,會讓孩子產生“我要考不好,對不起爹媽”的想法,增加孩子的思想負擔,對考試不利。

其實,功夫在平時,孩子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時候沒有必要打亂。就算家長平時沒有注意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也不要在最後階段突然過分關心孩子,這樣做反而會打亂孩子的學習生活規律,給孩子造成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