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級家長會發言稿

國中時期的孩子,教育學和心理學把這一階段稱為“少年期”,這段時間上,心理和生理變化比較迅速,身心各方面都比較矛盾。老師和父母都要高度重視對這一關鍵期和危險期的監護和把關。這一時期他們精力充沛,好奇心強,任何事總想試一試,但他們的願望與自己的實際能力是有很大的矛盾的,他們的獨立性增強了,總想擺脫對教師和家長的信賴,總認為自己不是孩子了。有事不願和父母及師長交流,處於一種半封閉狀態,和同齡人訴說又冒著被曝光的危險,所以他們感覺沒有朋友沒有人可以理解他們。這一時期的另一顯著特點是生理髮育的逐步成熟,他們一方面為自己身體各部分的發育感到新奇,另一方面又充滿羞澀和不安,不願讓父母進自己的房間了,有自己的秘密了。心理上的表現是容易興奮和衝動,神經敏感,大多數孩子的早戀是發生在這一時期的,在這一時期,我們要高度重視,決不能因為不良的刺激而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我們的孩子雖未達到辨析是非的能力,但很自信,而自我抑制能力在這段時間最低。所以父母和老師,一定要加強教育和引導。

再來探討一下親職教育的一些問題。學校的教育形式是群體性的教育形式,它的德、智、體等教育都是群體性的教化,主要是以傳授知識為主體,一個老師負責四五十人的教化任務,所以學校不可能象父母那樣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把教化的對象集中在一個學生身上,無論從教育的時間和精力上來講,還是從教育的對象情感上來說,親職教育都占有優勢,有著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三、希望家長予以配合的幾個方面:

1、我們家長應該多給孩子一點信心,做孩子成長的強有力的後盾。

由於孩子的個體差異,免不了孩子的成績有好有壞,孩子由於不肯學習,導致成績差,我們是該適當的批評,但是孩子很盡力,成績卻不怎么理想,我們更應該給他信心,多多加以鼓勵,而不是一味的給他潑冷水,這樣反而會使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的情緒,面對成績不理想的孩子,家長不應該一味的責備,更不應該放棄,我們該做的是跟他一起努力,幫助孩子想想怎樣才能把成績搞上去,多關心他的學習、生活情況,幫助孩子樹立切合實際而又需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學習目標,讓孩子調整心態,積極向上。

2、教育孩子遵守紀律。

家有家法,校有校規,班級也有班級的紀律。這些規定和紀律,是同學們提高成績的保證,孩子們只有好好的遵守這些紀律,才能夠形成一個良性的班級,才能夠在各方面提高自己。加強紀律觀念,做到文明守紀,就顯得格外必要。要教育孩子明白,一個懂得規矩,並且自覺地遵守規矩的人,才能夠時刻按照規矩辦事,才能夠使自己進步。風箏要想飛得高,必須由底下的線牽引著,假如沒有了這根束縛它的線,風箏只能掉在地上。人也是這樣,不要幻想什麼絕對的自由,絕對的自由帶來的是絕對的放縱,是絕對沒有什麼好結果的。假如哪個孩子在遵守紀律方面做得不好,不僅僅是對自己的一種傷害,對於那些刻苦學習,一心求學的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傷害,對於我們班級也是一種傷害,這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也是絕對不允許的。

3、針對孩子的情況,及時和老師聯繫,及時溝通。

由於班級中學生比較多,作為班主任,我和各位家長的聯繫都不是很頻繁,其他老師和家長交流的機會就更少了。我覺得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首先要了解孩子,在此基礎上家長和老師們攜起手來,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做到真正有效果。家長朋友們多和老師們取得聯繫,一方面可以使我們大家的工作更加具有針對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對孩子的進步有驅動力。有個別的孩子,家長、老師兩頭瞞,自己落得一個逍遙自在,結果可想而知。假如我們提前做好了孩子的工作,我想至少可以使他們更進步一些,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交流。家長要及時了解孩子每月在校的學習、紀律等情況,靠一次家長會,解決不了什麼根本性的問題,事實上想通過一次、二次的家長會解決很多問題也是不現實的。有特殊情況仍然需要家長通過電話或到學校等不同形式與老師聯繫,使得老師與家長的教育取得一致,形成一股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