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學期家長會發言稿

3、注意安全為根本

安全問題任何時候都是擺在首位的。因為失去了安全就失去了一切。很多家長感覺到了我們學校在這方面工作的重視性。借用5月23日老阿婆評價我們學校校門一線值日的話:“每天早晨下午都有2名老師接送學生,么子天開小門,么子天開半張大門,么子天大門全部開了。”我們的確是這樣做的,而且我還很多安全方面的工作:校園欄桿扶手全部加高至國家標準;我們的作息時間更改總是在第一時告知家長;么子時候流行病盛行要注意;校園裡進來一個看上去不太正常的人或進來一隻狗我都引起高度重視;孩子們感冒生病其它小事情第一時間通知;校門外如果站了學生問清問清;悶熱天不準孩子們洗冷水澡等;午睡時間有點偏冷,我們要關好門窗防感冒;學校編了安全知識書,專門上課……這些都是學校和家庭必須重視的。

4、學習環境很重要

  身教重於言傳,父母、家長就是孩子們的榜樣。我們的為人處事,習慣性格,在平常潛移默化影響我們的孩子。鄉下講得多的是“根本”好。“根本”就是要我們家長做好榜樣,營造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在一個專門爭吵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要么性格暴躁偏執,要么自閉,在專門打牌買碼的環境當中的孩子往往在孩子身上難以聞到書香味。電視聲音開得不秀氣、遊戲玩個不歇氣的環境中,孩子做作業看書肯定沉不住氣。

書香味濃一點—讀書的孩子好學,好學一定成材。多花幾包煙錢,買幾本喜歡看的書和學習用品,讓孩子遠離打牌買碼。用書裝點他們的房間,薰陶點書氣肯定要好。

文明禮讓多一點—一家和和氣氣、溫溫馨馨過日子,讓愛凝注到心田。不當著孩子和家人和別人吵鬧,多點文明禮貌,讓孩子們修煉一種文明素養。

關心愛護細一點—飯準時,家裡有人管,行為習慣有人規。

5、孝順感恩早教育

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統,最重要的是儒家文化,或者細一點講是孔孟之道。 “作田供娘,養兒防老”, 孝敬父母家長是我們傳下來的共識。所以我們在平常親職教育中,要特別注重培養孩子們感恩和孝順心理和行為習慣,“鴉有反哺之恩,羊有跪哺之義”,小烏鴉有銜食餵老鴉的情義,母 羊有跪下來給小羊餵乳的感動行為,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順父母和祖輩,只要是娘生的沒有不感恩和孝順父母祖輩的理由。而這些思想要平時培養,給點零花錢,買點衣服玩具,不是父母該欠你的,要懂得父母是關愛你,長大要孝順,學校組織活動,如獻愛心等,這是感恩社會幫助人家,使人不自私,而變得大方大氣,孩子喜歡吃的東西給點給父母留點,不是父母硬要吃點,而是要有孝順的意識,不要只以自我為中心,心中有感恩心理,長大成家就會孝敬父母,我們的崽女就不會白帶。

三、探討的幾個問題,也是期待家長與學校合拍、步調一致的問題

1、學生上下學的問題

校車搭乘問題。校車名為校車,跟學校無管理關係,無經濟往來,僅僅是家長自行聯繫搭乘。近幾年來,搭乘校車安全事故屢屢發生,上次開校車會講過很多群死群傷的例子。所以按上級政策,3公里以內,4年級以上原則上不搭乘校車,縣政府對超載、超速抓得嚴,每次不超8人,但是時間有限經常超速。學校從不主張搭校車。請家長要記得,交通安全是現代社會最無情的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