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家長會發言稿

2、因材施教,做好培優轉差工作

對能力強的學生加強培養,發掘其潛力設計更多的彈性問題,讓心有餘力的學生留有擴展延伸知識的機會,積極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重視能力弱的學生的扶助。對學困生,教師要多傾注些關心和愛心,耐心輔導,循循善誘。給他們創造表現機會,鼓勵他們的信心和勇氣。採取"一幫一","眾幫一"等措施,給後進生創造一個溫暖的集體氛圍。對特殊學生生經常進行不定時的談話,目的是了解學生需要什麼。有的孩子由於家庭條件較為特殊,作為班主任我要給予一定的幫助,對他們的家庭生活適當的指導和協助。及時與家長溝通,共同研究教育內容和方法,密切配合家長同步教育學生,促進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給家長的幾點建議。

1、加強與班主任、課任老師的聯繫。

對於一個家庭而言,孩子的成長是最重要的。一個家庭最關鍵的是孩子成才,假如自己的孩子沒有健康的成長,你所有的成功都等於零,因為你耽誤了下一代,你擁有再多的財富,也無法換回你對孩子的培養。所以我認為我們大家在賺錢的同時,應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可是現實中的家長能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茁壯成長的太少了,所以你們把更多的希望寄託給了學校,更準確的說把自己孩子的成長寄託給了老師。

下面,我來做一個調查:在這次家長會之前,我們在辦公室坐下來談過小孩學習的家長請舉手?

下面,我再來做一個調查:在這次家長會之前,你們在辦公室坐下來,和語文老師、英語老師談過小孩學習的家長請舉手?

我知道,家長們都很忙,但對子女的學習、生活不能不關心。如果只管好孩子的生活,是不夠的。學校最重大的事就是教育孩子,家庭最重要的事同樣也是教育孩子。如果認為,孩子上了學,吃穿問題由家長解決,而教育問題全部由教師去管,這種觀點是不對的,家庭、學校結合才能使孩子不斷進步,你們抽空可以來學校,也可以打電話問問孩子的情況,或反映一下在家裡的情況,以便我們針對你的孩子的特點展開教育。我們之間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

那有家長會說,我與班主任聯繫不就可以了嗎?我認為這是不夠的,還需要同其他任課老師的聯繫。班主任只是對班級的管理,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從總體上抓,而他教的也只是一門課。

2、要多給孩子一點信心。

做孩子成長的強有力的後盾。由於孩子的個體差異,免不了成績有好有壞,孩子由於不肯學習,導致成績差,我們就應該適當的批評,如果孩子很盡力了,成績卻不怎么理想,我們更應該給他信心,而不是一味的給他潑冷水,這樣反而會使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的情緒。多聽聽孩子的心聲,不要一味地去斥責孩子,幫助他們分析存在的問題,尋找對策,那樣孩子才不至於產生逆反心理,才願意和你交流。面對行為習慣差的孩子,家長不應該一味的責備,更不應該放棄。要多鼓勵,給他們以自信,培養他們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善於發現他們的長處,耐心地引導孩子正確地看待自己的不足,共同制訂計畫幫助他們改正缺點。有時候家長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可能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甚至是刻骨銘心的。正面的鼓勵賞識是促成孩子成功的有效途徑。比如一次考試考砸了,與其嘲諷他:瞧你這模樣,還有什麼出息。不如換一個角度,效果會大不同:這么難的題目,也得了60多分,不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