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第一次家長會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長

你們好!

開學已半個多月了,因為剛開學事情比較多、所以一直沒有機會和大家溝通。今天,藉此機會和大家做一下交流,希望以後在我們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使我們的孩子能得到最大可能的進步和提高。

國中三年,初一是關鍵。在這一年裡孩子能否實現穩定的過渡,孩子能否養成認真、勤奮、踏實學習的好習慣。這是後兩年乃至於到高中學習的基礎。所以,我希望各位家長,在初一上學期多抽出一些時間,監督孩子學習。以促使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

【科任老師】我們七(19)班的課任老師分別是語文周老師,數學郭老師,英語楊老師,政治趙老師,歷史甘老師。目前幾個老師的課都得到了學生的認同,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家校共同努力,我們的孩子就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我辦公室號碼3036029

【班級介紹】本班目前有53位學生,其中女生25位,男生28位。開學以來,我覺得班級學生整體表現不錯,同幾個課任老師交流,現在班級上課紀律較好,作業收交情況比較好,班級的各項工作開展的也很不錯。應該說這是一個很好的開頭。在開學這段時間大部分學生都不錯,在次提出表揚,名單附表

當然,班級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1、少數幾個學生表現不好在國小養成了好說好動的小毛病,注意力難集中。

2、作業習慣差,作業完成質量低,對於不會做的題目,沒有問其他同學或老師的習慣,不懂就不懂,作業做錯了,沒有及時進行訂正。要求作業家長簽字的有的不簽

3、不會聽課,不懂得如何做筆記,如何參與課堂。

4、粗心馬虎,常丟三拉四,有幾次早上都有好幾個學生,忘記帶作業,需要家長送過來。

【治班策略】根據班級目前的這種情況,我提出的帶班原則是關注細節,注重個人習慣培養。有一句話,叫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正確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思維習慣、行為習慣、會使孩子終身受益。近期我的班級管理策略就是針對習慣養成,讓學生在近兩個月中能改變原先那些不好的習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著良好的習慣,學習的成績必然會更著上來。

怎樣來教育我們的孩子呢,那就需要對孩子現階段各方面有了解

【國中國小區別】國中,是學生由幼稚的童年向青少年轉變和個性逐漸形成的時期。它是人生中的重要轉折點,從國小升入國中,無論是課程設定、學習內容、學習方法,還是人際關係、身心發育都會面臨許多新的課題。不少初一新生由於對新學段缺乏認識或認識不足,未能根據國中生活的新特點進行調整,結果上國中後手足無措,生出種種不適應,嚴重影響了學習質量和健康成長。

國中與國小相比:科目多、內容多、難度大、要求高,作業量大、

【學習】中學是人生知識基礎的奠定時期,而國中又是整箇中學的奠基階段。在課堂上,國中生比國小生學習的門類要多,而且每一門學科的內容逐漸趨於專業化,並接近科學體系。他們面臨的學科的常識性知識越來越少,反映客觀事物的規律性與知識的嚴密性、邏輯性越來越強。

在學習方法上,中學要求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在能夠理解基礎上記憶,記憶基礎上靈活運用。國中階段,老師們不再像對國小生那樣,手把手地指導學生,學生感到中學老師不如國小老師講授得那么仔細,學起來吃力,有時不能完全消化吸收,只能囫圇吞棗地咽下去。隨著學科的多樣化、深刻化、這就特別需要初一新生從國小的依靠老師逐步朝著獨立方向發展,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具體表現在:不死記結論、公式,要重點掌握其推導過程;不滿足於會解題,要窮究為什麼這樣解;不孤立地學知識,要將各知識點揉成一個整塊;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轉變 從識記到探究的轉變;不局限於課本,還要拓展到課外。另外,還要合理分配各科學習的時間,有計畫,有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