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校長家長會發言稿

下面我就親職教育談以下幾點供各位參考:

1、要搞好親職教育,就要真正了解孩子,關心孩子,這是教育孩子的前提。然而,很多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和老師的事,不錯,是學校和老師的事,老師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知識,還要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但這僅僅是學校教育、親職教育、社會教育的三分之一,要教育好學生,除了學校教育外,親職教育和社會教育都應跟上。現在,有一些家長都以自己忙為理由,很少了解孩子,關心孩子,只知道孩子吃完飯上學去了,卻不知道孩子在學校或校外乾什麼,對孩子的學習和其它行為也不了解,這不能不說是家長的失職。對孩子全面了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需要家長做大量的細緻工作,注意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留意孩子的書包、筆記,經常與之談心交流,多傾聽孩子的意見和要求,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全面了解孩子,才能根據孩子的特點和需要給孩子以幫助和指導,引導孩子健康發展,不斷取得優異成績。

2、親職教育不可忽視父母的示範效應,父母一定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人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每一位父母都應該認識到自己的言行和家庭環境在孩子的成長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的思想態度、興趣愛好、言行舉止、待人接物、生活方式,甚至走路的姿態,都可能會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3、注意培養子女形成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了,才能產生積極向上的動力,從而激發出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樹立達到人生某一目標的堅定信念。因此,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成才的前提。我們要對孩子從小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很多,比如:給孩子以足夠的慈愛;鼓勵孩子去面對適合於他年齡的新事物和新需要;對孩子的成就給予稱讚和勉勵;灌輸正直、正義、積極、勇敢、頑強、友愛、互助等正面的思想,引導孩子正確對待家長及老師的表揚與批評,與老師及同學和諧相處;及時發現和疏導孩子的心理障礙,從日常生活瑣事中一點一滴地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質,久而久之經過長期教育、薰陶,孩子健康的心理因素就會形成。

4、對孩子既不能過分溺愛,也不能苛求過度,更不能粗暴的斥責打罵。

5、關注孩子們的身體健康。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加強鍛鍊,體育不僅是強身之育,也是強心之育,它更是一切教育的基礎。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學生在家時的防交通事故、防火、防盜、防溺水、防煤氣中毒等各個方面的安全教育。

6、注重學生在家的習慣養成教育。

教育就是習慣培養。實踐證明:只要學生不是弱智或極端頑固不化,沒有克服不了的壞習慣,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任何不良習慣都不是固定不變的,只要教育得法,一切都會向好的方向發展變化。

再次,我談幾點建議望各位家長能做得更好:

一、在安全方面

家長要經常教育孩子放學後不逗留,要徑直回家,不接觸陌生人,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規則,橫過公路一停二看三通過,不要跑。教育孩子注意防火、防電、防煤氣中毒。每天到校接送孩子的家長,接送時不要在校門口擁擠,在大門外規定地點接送,今冬明春是甲型h1n1流感的高發期,請家長密切關注孩子,作好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