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三年級開學家長會發言稿範文

各位家長朋友們:你們好!

首先,對各位家長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這次家長會表示深深地感謝!召開這次家長會的目的是為了加強老師與家長之間的聯繫,相互交流一下學生在校及在家的情況,以便老師能夠及時調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同時促使家長也能夠積極參與到學生的教育管理中來。

(一)、班級情況分析:

我們班現有學生71人,男生44人,女生27人

一、紀律方面:

1)有遲到的現象,還有同學踩著上課鈴進教室。學校規定早上7.20開始早自習,早上是學習的黃金時間,如果能夠充分利用對學生知識的鞏固幫助很大

2)課堂上,有同學上課看漫畫書,玩玩具,這些情況我在班裡已進行了教育,同時也請家長配合,不定期檢查孩子的書包,小玩具、零食、不許帶進學校。

二 行為習慣方面

1 不注意個人衛生,男同學不按時剪頭髮,女同學留長指甲,自己的抽屜亂糟糟,不愛清理,

2 不愛勞動,對老師布置的任務拈輕怕重,生怕自己比別人多做事,大掃除沒有老師和班幹部的監督就偷懶不按時完成

3有些同學愛說髒話、與同學交談時動不動就說三字經,很沒有禮貌,還有有一部分男同學和女同學,在學校里有吃檳榔的現象,學生畢竟是學生,不要沾染大人的習慣,孩子還沒意識到這是極其有損形象的行為。家長要關注,孩子舉止的文明,優雅(對女生、男生有意識的教育,男孩子要大氣、穩重,不要斤斤計較;女孩子要注意的自身儀表、姿態、行為文雅、大方)

三 學習方面

1 上課時,有一部分學生經常開小差,聽了一會就走神,或者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和手,喜歡找別人講話,動手惹別人。

2 家庭作業質量不高,在學校有老師管著,作業就一筆一畫寫,回到家貪玩,做作業就馬馬乎乎,有的甚至不做家庭作業,或者第二天來學校抄。

3 學生玩心很重,一下課就跑出去玩,班上很少有學生是留在教室看書的,

學習上很被動,不愛獨立思考,遇上難題就不動腦筋,等著抄或是老師講,不懂的問題不主動去問。

根據以上情況,我希望得到家長的配合,畢竟家長是與孩子接觸最多的人,家長在孩子的教

育上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使孩子得到進步,現我提出幾點建議:

一 、關注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

好習慣,將受益一生,而習慣的培養,則要從小做起。 一些家長最擔心的是孩子的成績是否優秀,對習慣不夠重視,但是,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是適應國小學習生活的第一步,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好的習慣可以讓孩子終生受用,我便有這樣一個體會:一個好習慣一旦養成,長大後便會一直堅持下去。做為父母要幫助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

1.專心致志。國小生自制能力較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而家長應嚴格要求並經常提醒孩子在上課時,一定要用心聽講,聚精會神,不要作小動作,更不要說話影響別人聽課。回到家時要給孩子創造一個適合孩子學習的環境,讓孩子養成放學及時做作業,按規定時間完成作業之後再做其它事情的好習慣,並定期檢查學生的書包是否有帶玩具上學的情況。

2 學會整理自己的東西,要求學生自己清理好自己的房間,每天睡覺前整理好自己的書包,將書本作業學習用品備好,養成有不丟三落四的好習慣。

3 .認真細緻。學生的作業一定要在規定時間內去完成,而且不能草率馬虎。這就要求內容正確,書寫工整,按時完成等方面。為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正確率與責任感,就應要求學生養成檢查的習慣。

4 .養成看書讀報的習慣。現在考試,題目比較活,考察的是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和知識含量,書本的知識畢竟有限,為了擴大閱讀量,家長需要為孩子購買、訂閱適合的的圖書報刊,創設一個閱讀環境,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但書最好不要訂得過多,書要少而精。為防止“走馬觀花”,家長可以與孩子們一起閱讀,共同討論書中的問題,並指導孩子做讀書筆記

5.培養周期學習習慣。掌握學習周期,培養孩子按預習、聽課、複習、作業這樣的周期學習的習慣。

二 、做家庭作業是孩子應盡的責任,家長必須督促孩子認真完成家庭作業,不能只是問一問。在指導孩子完成作業時一定要讓其養成良好的習慣,如認真讀題習慣、仔細檢查習慣、認真書寫習慣等。每次做完作業,都要養成從頭到尾看一遍,看字如何就可以了。至於對錯我們來批。作業做完之後,再允許孩子乾其他的事情。

三、給孩子適當的壓力,切記要一步一步的來,切不可因火氣大,而給以過高的要求。我覺得從我們的家長角度來說,家長要定位你的期望,不要對孩子期望過高,當然也不能要求過低,任其發展。我們覺得應該考慮孩子目前的年齡及接受能力,因人而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