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藝術班家長會發言稿

問題一:有小部分學生只重視專業學習,而疏於文化課學習,以為特長生只要學好專業即可,文化成績好壞無所謂,只要多交錢就行,這種思想非常危險。如果專業成績達到分數線,而文化成績沒上線,是不能做為藝術生錄取的,而只能作為文科生參加其他專業錄取。我建議大家回去找 XX 年 12 月 3 日《三峽日報(教育周刊)》好好研究研究 XX 年我省報考藝術專業招生簡章,現在就作準備,到時候才不至於吃虧,即便到我們的孩子報考時,變化也不會很大。

問題二:可能在座家長也有體會,現在的孩子不知感恩,不能用一棵感恩的心看待老師家長為他們所做的一切。作為班主任,對這個班我是化了大氣力,付出了極大的心血的,尤其是開學兩個月,我每日早晨 5 : 30 起床趕到學校,晚上十一點多鐘才回家睡四五個小時,其餘時間都在學校,和學生在一起。勞動要帶頭搞,學生才會搞;體育鍛鍊要在旁參加,他們才會動。稍有不到位,他們便我行我素。即使是這樣,我們學生反映出來的言行確實不能令人滿意。有一句話叫“細節決定你的高度”。舉例子,大家都看到了你們孩子給你的信,每封信我都寫上了簡短評語,以利於家長同志們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校表現。學生拿到寫上評語的信後,只有盛紫璇一人跑來說:“謝謝”。再此,我希望家長同志平時也要加強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情感健全的人。

問題三:少數學生不重視個人形象,意思是穿戴打扮不符合中學生應有的形象。尤其是開學初男生留長髮,女生披肩發、燙髮、染髮,帶手機、 mp3 、 mp4 進校園,甚至耳環、胸飾也武裝起來,關於這個問題我羅嗦幾句,希望家長同志配合學校對學生加強教育,不要到時搞得學生處境尷尬。近期學校教導處、團委進行檢查,三令五申要符合標準,不然檢查出來當場糾正剪掉。具體標準是:男生頭髮前不及眉,後不抵領,旁不遮兒尖。女生不燙髮、不染髮,不留披肩發或其他怪異髮型,帶手機進校沒收並記大過處分,禁止帶耳環、戒指或其他飾物。在新生入學須知上寫得很清楚,希望您能留意,平時加強對子女教育,可避免今後很多麻煩。至於學校為什麼這樣做,我想大家應該可以理解。我要羅嗦的是時間問題,藝術生聯考提前,去年是 XX 年 12 月 9 日考的,到今天元月到三月還要加試,所以我們的孩子高中學校生活不是三年,而只有 800 多天,正當高三複習的黃金時期,我們的孩子沒有複習,所以,我們應將缺失的時間用在現在,也就是說現在一節課,一節自習要有兩節課的收穫才行,時間不允許穿戴打扮,時間不允許我們玩物喪志,不知家長們是什麼態度。

問題四:極個別學生不懂得尊重老師,自以為是,甚至頂撞老師,開學到現在已有 3 起頂撞老師事件,作為班主任,我不希望再看到、聽到類似情況和現象,希望引起我們家長注意。

問題五:家長和老師要互相為對方積極地在孩子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孩子尊重你,才會信任你,而學生的信任是你引導他成才的關鍵。鑒於此,我希望家長在家裡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發牢騷,或者當著孩子提出與老師不一致的見解,而應該積極樹立老師在孩子眼中的正面形象。舉個例子:有個班級老師要求星期一人人穿校服,一個孩子的家長就有意見了:怎么其他班級不是個個都這么要求,就你們班這樣呀,你們老師怎么、怎么 …… ,雖然家長不經意的一句話,也不是批評老師什麼不好,但仔細想想,你感覺一直在這樣的影響下,孩子會怎樣想老師?一定也漫漫地對老師有類似的怨恨,那大家想一想,對孩子學習會不會有影響?如果真的由於我們工作的失誤,而對您的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我們希望家長正確處理,積極與老師聯繫,而不是在孩子面前輕率地對老師進行評價。為了孩子,我們願意接受家長的批評。當然,我們老師給孩子的教育時也都能儘量讓孩子們向著崇尚父母的方向進行,你們大家看了信後的評語也應有所感受。

問題六:多配合學校工作,多與老師溝通,保持信息渠道暢通。我們近期打算成立家長委員會,成立這個組織的目的,就是為家長、學校交流搭建一個平台,藉助這個平台,使家長和學校之間如何更好地教育子女上取得共識,形成合力。經常到校或打電話聽聽學生在校情況,反映孩子在家、在社會情況。電話如果更換,請及時告知班主任聯繫方式,最好有兩個聯繫方式,防止有急事聯繫不到家長。我和科任老師的聯繫方式,同學們寫在黑板上,請大家記一下。

問題七:如何正確看待分數。我們大家平時對孩子在學校表現了解的不是很多,所以把每次考試的分數看成了唯一檢驗孩子在校讀書、表現的反饋,其實,孩子考試的分數由種種原因引起,可能是學習不用功了,可能是考試中偶爾的發揮不好,看錯題,漏做題,也可能是心理壓力導致等等。比如這次期中考試,政治、歷史、地理三門課是閉卷考試,同學們還沒有適應過來,所以成績不太理想。針對考試分數,試卷,我們就給孩子找找原因。錯在什麼地方了?為什麼會產生這個錯誤?孩子對這次考試的情況是什麼反應 ? 而不是一昧地批評孩子最近又不認真了,怎么考試就考了這么點分數 ? 我想要經常地與孩子交流,一起幫著他解決問題,讓他感覺你能幫助他把分數提高上去,至少讓他感覺到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還有一個溫暖的港灣。孩子自信了,學會找問題、找差距了,自然而然就不需要太費心了。因為成績不好的同時,孩子自己心裡也有壓力,沒有那個孩子因為考得成績不好而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