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發言稿:家長做對了 孩子就優秀

家長會發言稿:家長做對了 孩子就優秀

一、 端正“好孩子”的衡量標準

大家眼裡,怎樣的孩子是好孩子?

a.身體健康b.品德優良c.成績優秀

如果這是一道復選題的話,大家馬上就會三個答案都選。但如果要把這三個答案排一下序的話,大家會怎樣排呢?是的,大家都會毫不猶豫的按abc的順序排序,都清楚首先要有一個好的身體,接下來一定要品德優良,然後才去追求成績。但大家反思一下,我們是不是真的按照這個順序一一去落實孩子的成長呢?

事實上,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我經常會碰到很多家長,他們跟我大談怎樣在乎孩子的成績,應該怎樣提高孩子的成績,應該怎樣去找更好的補習學校,怎樣提分弱勢科目,怎樣快捷升學,而事實上,這個孩子的態度與習慣甚至品行都還有很大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卻要去談提分與升學的問題,我感覺這是很不懂教育的,也是很讓自己本身以及自己的孩子痛苦的。

當然,這也不能一味去怪罪家長,因為我們整個教育體系從上到下,因為評價標準單一,一直停留在分數上,所以無論領導、教師、家長,還是孩子本身,紛紛陷入了應試這個泥淖而不能自拔,以致,最後,我們對自己的孩子都只有一個評判標準:分數優勝,排名優秀!

可是分數永遠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因為第一名總只有一個,前十名總只有十個,所以,本來有很多孩子已經學得很好了,但一被排名,就變得不好了。老師焦慮,家長焦慮,孩子也焦慮。最後,家長們似乎都走入了一個共同的誤區——“好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因為考得了班級第一,還要擔心年級排名,滿意這次排名,還要擔心下次排名,還有一個不爭的事實:上個學期初三的中考,總是排名年級前十的三個孩子,竟然沒有拿到6a,甚至還有一個只有3a3b。而這樣一種心態,必然導致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不幸福的。

那到底什麼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呢?

前不久,我認真拜讀了中國當代著名的教育家鄭委的許多作品,我非常認同他給好孩子下的定義。

基本德行:不傷害不妨礙。

外在表現:銅頭鐵嘴橡皮肚子飛毛腿,凹凸有致身體美。

首先,孩子都是一個社會的人,他有自己的生存環境,那對於他所在的環境,是不能妨礙別人的,更不能去傷害別人,那這個孩子就會有歸屬感,就會有自我實現的願望,這是人“需要理論”中兩種最高的追求。

另外,上面這句順口溜希望大家都能記住。我們不難理解,“銅頭”,就是指要有耐挫力,有隨時迎接碰壁,並且能承受碰壁的心理素質。這個能力何其重要?如果你的孩子一碰到困難就退縮,那他能做成什麼事?他會有什麼自信心?他能煉就什麼本事?所以,我們就要站在孩子後面,相信他,而不是懷疑他,鼓勵他,而不是包辦他。

“鐵嘴”,就是指敢於表達,善於表達。我最喜歡的是戰國春秋時的學者們,那個時候他們的思想都很自由,無論哪個領域的學者,都必修一門課程“雄辯術”,也就是必須要能說會道。中國的文化與哲學,基本上就是那個時候奠定的,並且一直影響了我們的社會幾千年,如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戰國時期的屈原、蘇秦、張儀等。直到現在,孔子對世界文化形態的影響都很深遠,全世界到處都是孔子學院,連韓國的總統朴瑾惠對中國的儒道文化都是情有獨鍾。另外,在美國,衡量一個好孩子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要有激情。我想一個有激情的人,他肯定是善於表達的;一個善於表達的人,肯定是有思想的,一個有思想的人,一定會是有個性的,將會是卓越的!

“橡皮肚子”,是指要有一顆豁達、寬容之心。一個不能為他人著想,不能容許別人的意見,心胸特別狹窄的人,他的人際關係肯定是一塌糊塗的。他也不會有朋友,也就不能找到歸屬感,久而久之,他也就會變得易怒,情緒異常,這個孩子也肯定不會快樂。法國著名詩人雨果曾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大度為上,只有具備豁達的度量,人才會像大海那樣笑納百川,像高山那樣巍巍矗立,笑傲人生,搏擊未來。

“飛毛腿”是指更快更好地實踐自己的目標,其實就是勤奮。後面講的“凹凸有致”其實就是指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就是再次強調“橡皮肚子”和“飛毛腿”這個理論。而“身體美”就是要督促自己多鍛鍊身體,這是不可忽視的。鍛鍊不僅能增強體質,更重要的是能調節心理,讓孩子有更好的精力與良好的心情去面對學業。

作為一個家長,我也跟在座的家長們有同樣的困惑,我也一直不知道怎樣給“好孩子”一個比較全面而科學的概念。但自從有了這個理論,我感覺我在教育中有了方向。我把這個理念講出來,讓我的孩子自己對照,自我分析。她很樂意依照這個標準進行自我評價,並且總結了自己做得最不好的地方。她說她的肚子不夠“橡皮”,有一些狹隘。她曾有一個毛病,就是喜歡在吃飯時占位子。不管人多人少,她都要坐到最容易夾菜的位置,有時候占不到那個位子,就會很不高興。趁此機會,我跟她提出了這個問題,我家孩子馬上就臉紅了。以前我也跟她講過這個問題,可是她沒接受過,但用這個理論跟她交流了之後,她再也不去占那個位置了。人多的時候,她就會夾一點菜,把飯端到沙發上或是某個角落去吃。能夾到就夾,夾不到她也不會表現出不高興。以前她會動不動就發點情緒,但現在她生氣時,我只要指一指她的肚子,做出拉橡皮筋的動作,她就會破涕為笑。因為她有些胖,我很希望她周末去小區的舞蹈培訓機構跳一下舞,但她不願意。但她知道“身體美”原來也是好孩子的一個標準後,就欣然答應去跳舞了。而且周六周日都去跳兩個小時,不為過級,完全為鍛鍊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