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班家長會發言稿

(二)給孩子多一點關心,讓孩子享受家庭的溫暖。孩子是家庭的未來和希望,再忙也不要忘記給孩子予以關愛。家長要採取各種方式切實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要經常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了解他們的所想、所惑;要多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他學習上的困難,並給予幫助。

(三)要經常和老師保持聯繫,了解孩子在校學習情況。特別是本學期,家長要同老師多交流,多發現差距和不足,家長要利用畢業考試前的時間,配合老師共同提高孩子的成績。給孩子一個正確的評價。首先應該明確:家長也是教育者。家長與老師是同事,因為我們共同面對同樣的教育對象。要經常了解孩子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況,對有微小進步進行各種誘導性和鼓勵性的評價,幫助孩子樹立自信,激勵孩子努力向上。特別是,到這個時候,每位老師對孩子的學習也應該多關心。自然,這個時期,老師的作業、考試可能多了些。一方面,教師之間相互調節,另一方面,也請各位學生家長加強監督,保證孩子不折不扣地完成。

(四)要重視心理健康,給予孩子自信心。給孩子一個夢想、一個追求,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幸福的童年,是我校教師培育學生的一個目標,同時也需要家長的配合。有些家長對孩子的身體備加呵護,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學習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因此要培養孩子堅韌的性格和頑強的毅力。要關注孩子對學習的態度,通過各種方法培養他的學習興趣,增強他的責任感。心理素質對孩子以後的學習工作,十分重要,只有這樣,我們培養的人才能應對未來的挑戰,也將會擁有終生的幸福!好習慣使人終生受益。

1.幫助孩子制訂目標。每個學生應有自己的目標,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幫助孩子實事求是分析自身的現狀(學習上的情況、優勢、問題),鼓勵孩子跳一跳摘到桃。有些同學應鼓勵他爭取得優,有些同學則鼓勵他爭取良,也有些應鼓勵他努力後爭取得及格,不要認為他反正不行了,聽之任之,不加以引導、鼓勵,進步總比退步好,努力了就好。

2.多關心子女的學習。同子女多一些交流、溝通,而不是一味地用家長的意願來要求孩子,當孩子犯錯或某次考試成績不好時,不要一味用簡單地打罵等方式來教育孩子。要了解孩子學習上的薄弱環節,分析習題錯誤的原因,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的困難,也可以與任課老師一起商量對策(切忌放任、放棄,或只有決心,而無行動)。

3.多關心子女的生活。對孩子不光是管管吃飽穿暖,還應關心他們的課餘活動是否健康,結交的朋友是否正派,有些學生看了一些暴力的電影或電視或書刊,則進行模仿,喜歡打打鬧鬧。作為家長,應該讓孩子參加健康有益的活動,拒絕參與不正當的遊戲與活動,特別是不要讓他打遊戲機或進網咖上網玩遊戲。每天孩子什麼時候回家,做了些什麼,節假日孩子在家裡幹些什麼事,平時喜歡到哪裡去玩,與誰在一起玩,都要做到了如指掌。

4.在孩子心中樹立榜樣。俗話說:“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們的一言一行,無不影響著你的孩子的性格和品行,如果你自己整天打牌玩樂,或一整天不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與作業情況,則孩子可能認為學習沒什麼重要的。

5.多與老師交流溝通(來校溝通或電話聯繫)。要經常向班主任或任課老師了解學生在校情況,向老師反映學生在家的表現,以達到相互了解,共同配合,共同教育的目的。要配合老師的工作,支持學校的決定。首先,大家要相信我們的老師,他們有能力教好你們的子女!我們所做的一切,其出發點和歸宿點絕對和你們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教育好你們的孩子,我們的學生。

6.注重教學方法。要多鼓勵,多引導,嚴要求,切忌增加壓力,或放任自流。家長要真正地關心孩子,不能以工作忙為藉口,將孩子託付給老人。要注重良好的學習習慣、態度、方法的培養。有些家長要說,我是家長,我怎么會不關心孩子呢,我每天安排好他的吃、睡,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但他仍不成熟,需要我們的引導、教育,如果他自覺了,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了,那我們的家長和老師都會輕鬆很多。有些家長這樣說:我自己也管不了。。。。。。,不聽我們家長的話了。。。。。。。,這些家長,我認為至少還不是一個非常稱職的家長,再忙不能耽誤孩子的事,因為孩子是家庭的明天,是家庭的希望。

7.家庭要為孩子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孩子有一個相對安靜、舒適的學習空間,切忌在房間裡看電視、打麻將,打牌,玩電腦做遊戲等,以免分散孩子學習的注意力。同時,在最後的一個月時間裡,最好教育孩子不要看電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