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班幼小銜接家長會演講稿

各位家長大家好!

首先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這次家長會,以往的家長會都是大同小異,但是這次相對來說是比較重要的,因為還有幾個月孩子們就要上國小了,孩子從幼稚園到入國小,是人生的道路上的第一個轉折點,因此,我們今天家長會的主要目的就是孩子的“幼小銜接”問題。

在講之前,我先請家長看一段幼教專家的話:

自從歐文創立第一所幼兒學校、福祿倍兒創立第一所幼稚園,社會性托幼機構教育與傳統性親職教育的關係問題就為人們所關注,就目前的幼稚園教育來說,家長們的積極配合,直接決定幼兒進步的速度。因此,在幼小銜接方面,家長在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給大家看這段話的目的,就是希望家長能夠重視幼兒在園的這最後一個學期,協助幼稚園做好孩子幼小銜接的工作。

也許家長不了解,孩子上國小以後,由於生活上習慣上的變化以及課目的繁重,使許多孩子進入國小後出現疲勞、消瘦、害怕學習的現象,如果我們成人注意一些,做一些工作,完全可以讓孩子很順利的適應國小的學習和生活。因此做好孩子入學前的準備工作非常的重要。

由於我們這次家長會本來時間就不是很充裕,所以,我們班級的計畫在這裡就不說了,主要說一說家長需要知道的,或者需要做的事情。

一、讓孩子先到國小看看。

我們家長首先要從整體上對幼兒教育和國小教育的不同有一個大體的了解。我們幼稚園的教育主要是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護孩子的安全和教育孩子是同樣重要的;但是國小教育則是課堂教學是主要的,國小生上課就是上課,下課就是下課,要求很嚴格的,要求孩子必須有一個很嚴格的常規,比如上課不能隨便上廁所,不能隨便離開座位,這個我們本學期開始也已經開始要求了,但是總有六七個孩子這方面的意識還沒有建立起來,這只是一個過渡時期,會給孩子一個適應的時間段。

關於讓孩子到國小去看看,我知道有的家長可能沒有這個機會,這個到國小看看的活動,我們在學期末也會開展,但是只去一次,肯定就不如多去幾次效果好,還是希望有機會家長能帶孩子去看看,如果沒有機會,可以讓在國小上學的鄰居多和孩子說說國小的情況,讓孩子在內心先熟悉熟悉也是很好的。

二、現在開始生活自理

說到生活自理,我認為每個孩子的能力都是很強的,因為在幼稚園孩子的一日生活都是自己進行的,而且基本不需要老師的幫忙,關鍵是在家裡,我也是家長,我明白做家長的心,都希望什麼事情都幫孩子做,其實,我們真是應該克制一下自己,放手讓孩子去做一些事情,甚至幫大人做一些事情,有的家長也反映是孩子不想做,那么責任還是在家長,家長要多用鼓勵或者是感謝的語言,孩子從中找到成功感以後,他自然會經常去做的,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家長不管想什麼辦法,讓孩子明白一句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有了這個意識以後,自然會用這句話來指導自己的行為。

關於生活自理,在我們班級是從小班開始就要求的,孩子們在幼稚園做的還是比較好的,現在,我給孩子們分了組,每組做一周的值日,我了解到有的家長對孩子拖地、擦桌子還是持反對的態度,認為完全是在幫助老師幹活,其實這是次要的,主要還是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責任意識,很多時候孩子們是很難弄乾淨的,老師還是一樣需要再打掃的,希望家長對孩子乾值日這個問題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因為一個人的勤勞和勤奮是緊密相連的,一定要盡力幫孩子要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另外,在家裡要注意培養孩子一些良好的習慣。

比如在生活起居上,從現在開始就要要求孩子按時睡覺、按時起床;甚至要有意識的訓練孩子在一定的時間內自己穿衣服、洗臉、刷牙等提高孩子的做事效率,飲食上要督促孩子不挑食、吃飯的時候不拖拉;衛生習慣上孩子要注意餐前便後要洗手,這個非常重要,因為老師不可能一個一個去檢查的,所以全靠孩子自覺。

還有一點家長容易忽略,那就是督促孩子進行體育鍛鍊。現在我們的孩子吃得好,又整天看電視、玩電腦,不喜歡運動,因此更需要多多鍛鍊身體,有幾個稍微胖一點的孩子,家長應該注意了,改變孩子的飲食,營養均衡一點,因為太胖了以後不僅是對身體沒有好處,對心理也是沒有好處的,比如孩子在參加一些體育活動的時候,達不到要求,難免會引起小朋友的笑話,時間長了,他會產生自卑的心理的,希望胖寶寶的家長稍微注意一下,儘量幫助孩子調整。

第三,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的學習習慣包括:自己整理學習用品、課上專心聽講、專心聽同學發言、及時完成作業、養成認真檢查的習慣、遇到不懂的問題要知道問等。其實,這裡面的一些習慣,比如認真完成作業,這個班的多數孩子還是做得比較好,這與家長的督促是有很大關係的,其他一些習慣,希望我們家長和老師,儘快得幫孩子養成,養成這些習慣在學業上將會非常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