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家長會發言稿

4.說說存在的問題。當然,我們班仍存在不足之處,這需要我們在日後的工作中改進。如一些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還需培養,學生的學科成績仍需提高。個別同學還存在著厭學和偏科現象。少數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的自主性不夠,自覺性不夠,依賴性強。部分學生學習方法不科學,效率較低。少數學生還沒有擺正學習的地位,貪玩而浪費時間造成上課狀態不好。個別學生比較懶,怕動腦子,怕動筆,怕記,怕背。個別學生,競爭意識淡薄,拼勁不足。

三、-現在我也真誠地向在座的每一位家長提出一些希望。從某種意思上說, 我想對家長們說我們是同事關係。也許在社會角色、專業知識、性格特徵等方面,我們有所不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我們有著共同的使命――教育,而且我們的教育對象完全一致,那就是我的學生,你們的孩子!

在我看來,一個孩子成就了一番事業,這首先要歸功於其父母。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伴隨終生的老師。

1.潤物細無聲。傑出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給家長們一段讓人難以忘懷的衷告。他說“你們的自身行為在教育上具有決定意義。不要認為只有你們同孩子談話,或教導孩子、吩咐孩子的時候才是教育孩子。在你們生活的每一瞬間,甚至當你們不在家的時候都在教育著孩子。你們怎樣穿衣、怎樣與別人談話,怎樣談論其它人,你們怎樣表示歡欣和不快、怎樣對待朋友、怎樣讀書看報……”所有這一切對孩子都有很大的教育意義。所以我認為作為教育者的家長,他會隨時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儘可能的在人格上成為孩子的榜樣,以無聲的形象去感染孩子的心靈。-

2.創造和諧的親職教育環境。比如搞好家庭關係,多跟孩子溝通交流,不要把個人意志強加給孩子,不要總是把孩子當做孩子看待,要有動態意識,要了解並理解孩子的想法,要讓孩子跟你說實話,不能苛求孩子,要為孩子的高三學習做好後勤保障工作,等等。

-3.家長要主動了解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和學生在校生活學習情況。比如,要了解學生在學校的生活情況。每天吃飯花多少?零用錢多少?一周花多少錢?都應心中有數,少了影響學生的生活,多了加重家裡負擔,同時會使學生染上亂花錢的不良習慣。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我校高中各年級,除期中、期末兩次考試外,一般每月均進行月考,家長應通過班主任及時了解學生的成績,協助老師做好教育教學工作。 -

4.家長要正確對待孩子的成績。作為家長和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學生考出好成績。但我們更明白五個指頭不一般齊的道理,作為家長和老師,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每一個學生的成績,在關心他們成績的同時更要看到他們的進步。我曾經這樣給我的學生說過,如果上次考了30分,而這次考了50分,儘管你沒有及格,你仍是好樣的,因為你已經邁出了前進的步伐,高成績已離你不遠了。我也希望家長能用這種觀點去看待學生的每一次考試成績,少一點責備,多一點鼓勵。

5.家長要培養孩子自主處理問題的能力,學會欣賞孩子。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不要包辦代替。要學會欣賞學生,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要讓他們認識到自己能行,是好樣的。要理解他們,尊重信任他們,不要對他們施加太多壓力,要對他們說你能行。事實上學生的要求,也不在於家長給他們買多少好吃的,多少好穿的,有時候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慈愛的眼神就可以使他們很滿足,充滿動力了。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以獨特的方式,展現著自己的精神世界。正如大地上怒放著芬芳各異的鮮花,樹枝上生長著不盡相同的綠葉。作為家長,必須學會尊重孩子獨特的個性。 -

結束語 各位家長,“孩子只能成長一次”,我們應該努力為孩子創設一個充滿人情味、歡樂和諧、積極向上的成長環境,將理解與嚴格要求,愛與不失時機的教育,寬容與不縱容的指導結合起來,讓每個學生都能快樂健康地成長,懷著對未來的信心與期待走向社會,走向明天。 -

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培養學生,造就人才是我們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我們對所有家長永遠不變的承諾。最後我想說:給我時間,給我機會,我會證明我帶的班級是最優秀的;給我一縷陽光,給我一個笑容,給我一點鼓勵和支持,給我一點掌聲與信任,我會用事實來回報所有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