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縣區植樹造林綠化會議上領導講話

二是在機制創新上求突破。實踐報告證明,發展非公有制林業,是加快造林綠化的好辦法。要放手發展非公有制林業,充分運用市場經濟的辦法,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引導、鼓勵各種所有制參與林業建設,引導各種生產要素向林業領域聚集,進一步掀起全社會大搞植樹造林的熱潮。

三是在科學造林上求突破。造林要保成活,科技是關鍵。要堅持把科技貫穿於林業生產全過程,認真把好“整地、運輸、栽樹、澆水、撫育”等各個關口,確保成活率,確保造林質量。要加大林業科技推廣力度,充分發揮一批科技示範區、示範點、示範戶的輻射帶動作用,鼓勵和支持林業科技人員通過承包租賃等多種形式創辦科技示範基地,開展技術承包、諮詢服務,同時要加大林農培訓力度,普及林業科技知識,使林業良種良法深入千家萬戶,儘快轉化為林業生產力。

四是在依法治林上求突破。林木生長周期長,破壞容易恢復難。要走出“年年植樹不見樹、年年造林不見林”的怪圈,必須突出種管結合,加強管護,要毫不放鬆地加強森林資源和縣城綠地的管理工作,特別要注意抓好春季的森林防火工作。要堅持把林業建設納入法制軌道,加強林業執法隊伍建設,規範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水平。要充分發揮農業局和公安機關的職能作用,有針對性地開展各種專項整治,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維護林業生產秩序。

三、堅持做到六個到位,狠抓工作落實

1、認識要到位。林業是一項重要的公益事業和基礎產業。林業發展是農村生產發展的重要內容。在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林業肩負著獨特而重要的使命,有著巨大潛力。林業在新農村生態建設中具有主體地位,在新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糧食增產、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中具有保障作用。要通過加強林業生態建設,改善農村生態狀況和人居環境;建設綠色生態屏障,構建農業防災減災體系,保證農業增效和糧食增產;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村人口就業和農民增收;深化林業改革,提升林業服務新農村建設的綜合能力;同時,發揮林業的多功能效益,促進新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今年春季植樹造林工作,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對我們提出的標準高、要求嚴,各鄉鎮及有關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春季植樹造林當作一件大事來抓,切實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2、謀劃要到位。各鄉鎮及有關部門要根據縣政府下達的任務,圍繞四個重點認真謀劃,精細安排,嚴密組織,要落實到村,落實到人,落實到路、渠、堤、地塊。

3、標準要到位。每條路兩旁要種兩行樹,苗木胸徑3公分以上,挖坑、夯實、澆水等要嚴格按標準種植。

4、責任要到位。各鄉鎮及有關部門一把手是植樹造林的第一責任人,主管領導是主要責任人,要把任務層層分解,明確具體責任人,做到哪個村、哪段河渠、哪條路都有人抓,有人管。

5、政策要到位。要用活用足政策,大力發展非公有制林業,激活造林機制,產權越明細越好,產權主體越具體越好,各鄉鎮要加大對植樹造林的承包、拍賣力度,深化林地、林權的承包經營權,承包期間,林地、林權可依法繼承、轉讓或出租,對非法侵害林權所有者合法權益 XX年3月預備黨員思想匯… 尊敬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組織: XX年的兩會中人民代表大會經濟是一個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