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節日演講稿3篇

國際節日有不少,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國際節日演講稿3篇,歡迎大家閱讀。

國際節日演講稿篇1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愛惜糧食從我做起》。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這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為促進世界各國關心糧食問題於20XX年正式規定的。而我們中國,為解決目前糧食浪費嚴重的問題,也發出通知,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特別是在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所在的這一個星期時間裡都是全國“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宣傳周。今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第32個糧食日,主題為“辦好農村合作社,糧食安全添保障”。在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當天,國家糧食局首次在全國廣大糧食幹部職工中發起倡議,倡導自願參加24小時飢餓體驗活動,以更好地警醒世人“豐年不忘災年,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

可能有的同學對於“節約糧食”不以為然,有的同學心存困惑:我們家從來不缺糧食呀?爸爸媽媽也從來沒讓我餓過肚子啊?那為什麼愛惜每一粒糧食這么重要呢?

相信我們大家都通過唐代大詩人李紳的古詩《憫農》了解到農民耕種的辛苦:“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可同學們有所不知,其實要把地里的禾苗加工成我們每天碗裡香噴噴的米飯,可遠遠不光是農民們在田地裡頭頂烈日、拋灑汗水地勞作啊!糧食從播種、收割到加工成成品糧,這其中至少要經過20道工序,這得需要有多少農民和工人為此付出心血呀!正因為如此,每一粒糧食我們都必須要珍惜。

退一步說,雖然同學們每天都能吃得飽、吃得好,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食物吃。據聯合國最新統計,目前全球長期挨餓的人口達到了9億2500萬之多。而在我們中國的邊遠地區,由於經濟落後、交通閉塞等原因,還有許多人在餓肚子,還有許多像我們一樣大的孩子連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又怎能談得上讀書、上學呢?也許有同學認為,節約幾粒米沒有多大用場,讓我們一起來算筆帳:如果一個人一天節約一粒米,全國13億人口可節約2186萬斤,這么多米可以救濟4000多災民吃20xx年,可以給我們全校學生吃60多年的時間。現在,同學們還覺得節約糧食沒有必要嗎?

雖然“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如此的重要,但在我們的校園裡,就在我們的身邊,卻令人遺憾地是常常有浪費糧食的現象。上學要遲到了,有的同學就把沒來及吃完的早點隨意丟棄;中午的飯菜不合口味,有的人就整盒整盒地倒掉;午餐過後,有的班級的便當箱常常被剩飯、剩菜塞得滿滿的……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浪費呀!同學們,對照老師剛才所提到的現象,請仔細回想一下,在你們班級、你自己的身上發生過嗎?

同學們,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我希望我們三元中學的每一位同學和老師,把每一天都當做“世界糧食日”,把每一周都作為“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宣傳周,在以後的每一餐里都愛惜糧食,同時能告誡身邊的人節約糧食,人人從自己做起,個個養成愛糧節糧的好習慣。

建議大家做到以下幾點:

1、珍惜糧食,適量定餐,避免剩餐,減少浪費。

2、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3、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

4、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起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

5、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的可怕後果。

6、不偏食,不挑食。

7、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國際節日演講稿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在這收穫的黃金季節里,我們迎來了10月16日第32個“世界糧食日”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古代教育家孔子給後人留下了一句名言佳句:民以食為天。由此可見,“吃”是多么重要!建國66年來,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物質應有盡有。有的同學甚至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約嗎?我想說的是:很有必要!我們不妨算這樣一筆賬:倘若我們每天節約一粒大米,那么十億人可節約多少?五千多公斤!一年可節約將近兩千萬斤,折合人民幣兩千萬元。這筆錢若按每所希望國小五十萬元算,則可蓋四十所希望國小;你還能說我們沒必要節約一粒米嗎?

請各位同學想一想在學校食堂餐桌上你是否將飯菜吃一部分就倒掉?你是否將吃了幾口雪白的饅頭、包子扔在地上?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是否感到可惜,感到心疼?我們從小就知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同學們,你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吃不上飯的人們在苦苦掙扎,你們知道嗎,在開發中國家,每5個人中就有1個長期營養不良,有20%的開發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饑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一千萬人的生命。因此節約糧食值得我們同學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