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選國小政教主任演說材料

三、養成教育見實效

如今我校的行為習慣之一的文明禮儀已初見成效,其他習慣的養成不僅僅只是少先隊這個途徑去考核,可以通過以年級文化為依託,進行養成教育。每一個年級的孩子都會有他們這一時段的特點,共性問題比較明顯,如果以年級為單位,針對“四種習慣”開展相應的特色活動,一來老師們能集中智慧,將活動設計得有聲有色,二來特色活動的開展,會更具針對性、實效性。以一年級為例,重點在行為習慣的養成上。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可塑性強,是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在少先隊引領協助下,作為年組負責人要強調年段作用的發揮,做到組內策劃,組內管理,組內實施,組內評價。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以及該年級的整體情況,確定該年級本學期的養成教育目標,並相應地開展年級、班級活動。將學校教育目標通知家長,這樣一來,學校清楚,家長了解,家校合作,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自製評價手冊與學生的成長紀錄冊相結合,使之與學校德育活動一一對應,使評價落到實處。到了學年末,各年級組要開展相應的活動,並且利用家訪、家長會等方式與家長溝通,建立相互的聯繫,確保在培養孩子行為習慣的目標上達到一致。最後年級經過考查測試和評價(觀察法、問卷法、座談法等),確定孩子們是否達到培養目標,長此以往,“習慣”定會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養成教育定會取得實效。同時學校的各項工作(教育、教學、體育衛生等各項工作)均圍繞著“四種習慣”開展,千條線萬條線,最後擰成一股線,這樣的工作主線,充分體現了學校和諧,每一位教師都參與其中,學生一至六年級在校生活的每一天,都與“習慣”緊緊相聯。

四、校園文化建設:英語特色和《三字經》德育特色

重視教師文化建設,實現教書育人 ;重視班級和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立足“優秀 +特色” 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為充分發展學生個性提供舞台。讓英語特色體現在校園各個角落,我會與英語組共同合作打造英語品牌特色;例如:每天清晨5分鐘,用於英語情景交際氛圍的創設;每天放學時的溫馨提示可體現我校的英語特色;國旗下的主題雙語演講成為學校德育校本課程人人會頌的經典。在德育特色上,結合學校感恩教育和四種習慣的養成教育,開展以《先學做人,再學做事》為主題的《三字經》誦讀活動,以“活動”促“習慣”,培養良好的個性和品質,提高學校的辦學品位,紮實推進校園文化特色。

總之,無論競聘是否成功,我都會用真心把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好學生;引領每一位教師做好本職工作,讓他們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飛躍。把學校視為一個大家庭,讓我們共同為學校的發展奉獻。

各位領導,各位評審,我自信今天的競聘,因為在我的心中充滿了感激、用這份感激來創新、挑戰、鍛造;因為在我的身邊有支持信任、寬容理解、引領扶持我的各位相伴:因為我的心靈里涌動著童心、真心、誠心、愛心、忠心,可謂春潮澎湃,群情涌動。在以後種種的工作當中,我都用一種奉獻精神來詮釋我的每一份工作,用我真誠的心來為學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