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演講

同學們,大家好!

為了一個不很方便又不很便宜的研究生公寓,讓我們不得不推遲一個月開學,還得舉行第二次開學典禮。用bbs上批評家們的話說,“都是擴招惹的禍”。(笑聲) 其實,研究生的開學典禮單獨舉行可能更為合理。畢竟,四年的高等教育,使你們與本科新生有著很大的區別。認真論述這種區別,可以成為一篇教育學的論文。我在這裡只講自己模糊的感覺:受過高等教育,目光遠大一些。“遠”者,認清發展趨勢,看到明天、看到未來;“大”者,關心社會利益,想到國家,想到世界。

現代意義上的高等教育,伴隨工業革命興起,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研究生教育和學位制度,如果從18XX年洪堡創立柏林大學算起,不到二百年。中國呢?研究生教育80年,學位制度21年。應該認識,正是研究生教育,將大學的功能,從單一的傳授知識擴展到創造知識,把高等教育帶到一個更高的層次。而研究生呢,也就因此被賦予一項天職:站到科學前沿,探索核心技術。

前沿在哪裡?在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的分界面,在學科專業的邊緣,在不同專業和方向的交叉點。描述前沿工作有兩個關鍵字:“original”和“precompetition”,即“原創”和“競爭前”。研究生的論文一定要體現“原創”;研究課題應該是商業產品競爭以前的內容。 科學家、教授、工程師和企業家公認的前沿就會變成研究的熱點。判斷熱點並不難,那些優秀人才流向的地方、巨額資金流向的項目、大量信息交流的領域就是熱點。

兩年前,我去日內瓦參加四年一度的世界電信展,那真是電信科技、電信行業的盛大節日:川流不息的人流、價值昂貴的展台、高學歷的講解員、高層次的報告會,讓我產生兩點感受:第一,中國電信、中國普天和華為這樣的中國公司終於在世界電信展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第二,這么多優秀人才的湧入,這么多資金的投入,電信注定要高速發展,北郵注定要熱、要紅、要發展、要走運。

看看北郵這幾年是怎么越變越熱、越走越紅的。1997年北郵成為首批《211》國家重點工程學校,全國共64所。1998年,北郵招收mba研究生,全國50所。同年,北郵成為第一批遠程教育試點大學,全國共4所。去年十月,北郵成立研究生院,全國52所。今年2月,教育部批准成立網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全國44個。兩星期前,教育部批准北郵創辦示範性軟體學院,全國33所。近年來,先後有中外著名企業計10家在北郵成立研發中心,投資總額達3697萬元。兩年前,北郵招博士生77名,碩士391名,今年我們招收博士生210名,碩士生1149名,其中同等學力碩士研究生137名。今年碩士生入學考試中,報考北京各高校的考生數學及格率8.4%,報考北郵的考生及格率為14.8%,名列北京市第一,最高分97,他今天就坐在你們當中。(掌聲)報考北京的英語及格率25.9%,報考北郵的考生呢,35.7%。

北郵熱、北郵紅,這不奇怪,有道是,少之時血氣方剛。青年人、有能力的人當然是奔著熱點來。現在說擴招惹的禍,那么又是誰惹出了擴招呢?校長沒這個能耐,部長也沒這個能耐,是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人才流、資金流惹的,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