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聘教科室主任演講稿

各位老師、各位領導:

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謝你們給了我這樣一個好機會,來發表我的演說。我競聘的崗位是教科室副主任。今天我主要講三個方面:

一、 教育科研的強大生命力

有人說教師是園丁,有人說教師是蠟燭,也有人說教師是春蠶,但我卻不贊同以上三種說法,園丁憑著自己吃苦耐勞的精神整齊劃一地 “修枝剪葉” ,扼殺學生個性,造成“千人一面”的局面;蠟燭照亮別人的同時也燃燒了自己,奉獻不可持續;春蠶吐出玲瓏剔透的銀絲,卻作繭自縛。我認為把教師喻為渡船老闆更為妥帖。我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努力著,把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從人生的此岸渡到了人生的彼岸,自己卻在原地踏步不前。如果渡船老闆要用高科技打造渡船,才能有最好的效益,那么教師必須通過教育科研來武裝自己的頭腦。以前我們都認為教師的工作是教書育人,現在還須再加一點,那就是科研。教書、育人、科研是教師的三種基本職能。

套用一句名言佳句:“教育科研是教育的第一生產力”。科教興國是我國現在的國策,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基礎教育在國力競爭中的戰略地位,國力競爭看人才,人才競爭看教育,教育競爭看教師整體素質,而教師整體素質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就看科研。許許多多的教師都渴望通過參與教育科研活動,解決教育實踐中出現的一系列的敏感問題,徹底改變過去的苦教苦學、向時間要質量的現狀,逐步走上“向教育科研要質量”的路子。開展教育科研活動,增強勞動的創造性,使自己從簡單的教書匠轉變為學者型、科研型、專家型的教師。尤其在新課改的浪潮中,如果教師不懂教育科研,那么教師就可能要被淘汰。

二、 我與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在教育發展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我認為學校的教科室在學校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學校將要聘任教科室副主任,我十分高興,儘管在座的各位學富五車、才高八斗、高手如雲,但我還是斗膽前來競聘這個崗位。我於1990年畢業於蘇州鐵道師範學院(現在更名為蘇州科技大學)歷史教育系,獲得文學學士學位,中共黨員,2005年9月取得中學高級教師資格,2006年10月聘任為中學高級教師。本人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為人師表。堅持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實踐黨的“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與時俱進,務實創新。在這18年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本人對教育科研特別愛好,喜歡探索教育教學過程遇到的任何問題,嘗試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善於反思和總結。至今已有近20篇論文和課件發表或獲獎,從國家級、到省、市、區及鐵路總公司和鐵道部各級各類。先後參加國家級課題一個,負責市級課題一個(2007年6月結題),主研校級課題一個,現在正在進行的區級課題一個。

我校很早就把教育科研興校寫進辦學指導方針。學校領導不但很抓教育科研,而且親自參與其中。把教育科研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讓每位教師牢固樹立教育科研是教育的第一生產力的觀念。學校教育科研的氛圍十分濃厚,有一大批老師一直在教育科研這塊領地上默默地耕耘著,並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假如應聘成功,我將從以下幾方面著手,讓我校的教育科研更再上新台階:

1、提高教師理論素養,普及教育科研的知識和方法,讓每位教師都學會科研方法。

每一位教育研究工作者,要具備良好的實踐基礎,加強理論學習,多讀點關於哲學書籍。科研無非有兩種形式,一是用理論去研究理論,二是用理論去研究實踐,而理論和實踐的研究都要用哲學的思維方式去思考。教育理論和哲學思想是水乳交融的,從孔子到蔡元培,從柏拉圖到杜威都無不說明了這個道理。我們一線的教師最缺乏的就是理論修養和哲學思想。很少有老師會去讀教學理論專著。我們教師論文中引用的材料也是第二手甚至是第三手、第四手的材料,極少引至原著,斷章取義,張冠李戴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我們學校有很多教育科研的高手,但也有一大批教師對它望而生畏。有的教師不懂如何開展科研工作,有的教師不懂得如何選擇研究課題、如何進行課題方案的設計……於是覺得不如寫篇論文來得簡單。其實我們寫的論文是科研成果的一種形式,論文中的許多事實材料必須通過研究才得到的。所以,我認為應該大力提倡教師多讀理論專著,建議學校閱覽室多購買教師必讀的教育理論書籍。同時聘請教育科研專家、教授來校講學輔導,讓每位教師都真正加入到教育科研中來,從而提高教師素質,更新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