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聘演講稿開頭結尾的寫法

開頭的寫作方法:

因為競聘演講的時間是有限制的。所以,精彩而有力的開頭就顯得異常重要。有經驗的競聘者常用下面的方法來開頭:

(1)用誠摯的心情表達自己的謝意。這種方法能使競聘者和聽眾產生心理相融的效果。

(2)簡要介紹自己的有關情況,如姓名、學歷、職務、經歷等。

(3)概述競聘演講的主要內容。這種方法能使評選者一開始就能明了演講者演講的主旨。

競聘演講者應精心設計演講開頭,把聽眾帶進自己創設的演講情境中,從而提升自己的人氣,在競聘中勝出。但是現實中,常見一些演講者由於開頭不當,引起聽眾的反感,不但沒有助上競聘者“一臂之力”,反而事與願違,拖了競聘者的“後腿”。

錯誤舉例:

我叫××,今年40歲,中共黨員。首先,我要感謝上級黨委給了我競選校長的機會,並且衷心地感謝各位代表和同志們對我的支持和信任。我1987年大學畢業,分到第一中學任教;1990年任辦公室副主任;1992年任辦公室主任;1996年任副校長,主管教學工作。我認為我完全有能力勝任校長這一職務,因為我具有如下優勢……

聽完這段競聘演講的開頭,各位感覺如何呢?

客觀地說,這樣開頭,也有一定的可取之處,簡潔明了,樸實莊重。但難免刻板平淡,缺乏新意,不僅難以激發聽眾興趣,而且會使人感覺:這個人不善創新,不適合做領導。這種先入為主的印象一旦形成,將對接下來的演講內容產生不利的影響。

令人遺憾的是,類似這樣鱉腳的競聘演講開頭方式,還有很多呢!如——

盲目自信型

一名年輕的公務員在競聘某縣宣傳科副科長時,開頭便講道:

我在大學參加過多次演講,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熱烈歡迎,他們都認為我的演講非常精彩,我感到無限的欣慰。我相信,我今天的演講也一定會很精彩,能夠給評審領導和同志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分析:競聘者走上講台應該有一定的自信,但是,要把握好度,不能過分,否則就會演變成自傲。要知道,“王婆賣瓜,自賣自誇”,是很招人厭的。因為演講者十分強烈的自我肯定語氣,容易導致聽眾的逆反心理,即使演講的確很成功,聽眾的滿意度也會大打折扣。而且,萬一這份答卷不怎么令人‘精彩”,這個“台”就很難下了。

建議:不要么話說得太‘滿”,要留有餘地,把滿意與不滿意留給聽眾評說。

一味抱怨型

一名在高校工作的同志競聘德育處副處長,其演講開頭是這樣的:

我是政法系副主任、副教授。我1973年參加工作,1975年加入偉大的中國共產黨,1986年從師範大學政教系畢業,1989年被學院任命為政法系副主任,至今已有15年了。與我同時任命為副主任的同志早已當上了處長,有的甚至當上了副廳長;比我晚提拔的同志也早已當上了正處長。是我能力差嗎?不是!其根本原因是我不善於同領導交際,所以有些同志對我說:“你啊,不善於聯繫領導,誰賞識你啊!”

分析:很顯然,此番話語裡流露出演講者對自己多年沒被提拔任用的不滿和抱怨。作為一名領導幹部,應當正確看待組織的工作安排,這是最起碼的政治覺悟,不應亂髮牢騷,更不應該把原因歸咎於沒同領導搞好關係。依照競聘者這樣講,只會產生負面影響:這個人很看重名利,素質不高,過去沒提拔他就對了,今後也不應該提拔。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