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部開車部門副經理

團隊管理過程中,我在言語上鼓勵我的隊友、在思想上感染大家,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團隊管理,勇於表達自己的見解,讓隊友有團隊感和責任感,培養團隊成員遇事不推諉的積極心態,培養他們面對問題時靈活處理的能力。在與他人的配合中,我用心學習和體味別人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學習他們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工作中,我從林宏主任那裡里學到寬容大度的協調能力、從李必正主任那裡學到了嚴謹細緻的工作態度、從同事王俊民那裡學到了踏實和責任,從白俊那裡學到了平和與謙虛、從魏濤那裡學到頑強和拼搏,從董彥那裡學到了應變和協調,我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理念:“平和、寬容、積極、靈活”。

我的這些思想和管理理念在團隊管理中既得到了檢驗,也讓團隊成員得到了鍛鍊,無形中,我在為分公司未來人才的培養做了自己應該的做的事,而我自己的思想認識也在無形中站到了新的高度。

三、創新和諧

我認為“創新”意識是作為一個團隊負責人應該具備的性格特點。

“哀莫大於心死”,如果一個人“思想僵化保守,墨守成規”按照經驗辦事、依教條行動,那么終將因為缺乏創新、缺乏靈活而被淘汰。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一山更比一山高”,參與這次競聘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是工作精英和企業的骨幹,如果能在適合的崗位上充分發揮我們這些參與競聘人的特點,“人盡其力、物盡其財”,對分公司來說是個好事。

38歲的年紀,正好是男人凝聚工作精力和社會經驗並走向高峰的黃金時段。

施工部開車部門的特點是會面對多種角色,對內主要是項目團隊成員和家裡的相關部門以及公司領導;對外主要面對業主、施工分包商、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等等,這個崗位要求管理者“處事要有全局觀、管理要有柔軟性、遇事要有靈活性、開拓要有創新心”。

過去5年涉足工程建設,我的感受是有一個好品德,一個良好的職業心,一種大局為重的責任心和人際關係處理能力將是非常重要的。企業搞工程和私人搞工程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必須按照程式操作、而後者可以不按規矩出牌。如果作為部門或者項目團隊的負責人,我所具備的職業道德、創新能力、社會經歷能幫助我在按照程式操作的過程中靈活應對困難,而不是束手無策,事實上也頗見成效。

我一直認為團隊的執行力有時候並不完全在於制度和權威,在“和諧”的氣氛中,團隊成員往往會自動自發的為集體著想,為工作努力,每一個成員都會把團隊榮譽感放在心中,願意在管理者的帶領下積極參與,有時候管理者或許並不是專家或者權威,只因為這個管理者能把成員的力量凝聚在一起!

這就是我在項目管理中非常在乎的所謂團隊“和諧”氣氛和團隊“榮譽”精神,一個有戰鬥力的團隊不在於成員個個都是“金牌打手”,一個好的管理者善於激發成員的潛在能力,善於調配工作讓每個成員都有機會展示自己,讓成員都能因為工作而有成就感。我們的epc項目成員往往來自不同科室,年齡經驗差異較大,用心感受每個人的特點發現他們的長處,讓他們在項目團隊的工作中感受到集體協作的魅力,而不是相互指責和相互推諉。我最大的特點就是在工作中能和他人相互幫助相互關心,“一團和氣”不是我所說的和諧,在一個和諧的部門、在一個和諧的項目團隊中,每個成員都明白自己的角色和自己的責任,更能懂得集體的力量,也樂於融入集體。在這樣富於創新和勇於責任的“和諧”團隊中,還用擔心每個成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嗎?人的潛能是無限的,要知道“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