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人事處管理崗位競聘演講稿

3、重視人力資源,制定長期規劃。

以科學的發展觀來分析論證學校事業發展對人力資源的需求,及時制定了《浙江廣播電視大學XX年-XX年教師隊伍建設規劃》和《我校XX年人力資源規劃》,並從教職工的思維、能力、個性、管理四方面入手,提出開發組織規劃、招聘甄選、職業生涯、能力素質、培訓發展、績效管理、激勵機制、流程制度、自助平台等九大要素構件,並從系統的角度注重全省電大教師隊伍建設,3年來我主動承擔了對中央電大電大線上和我校開放教育教學平台中我省近XX人次教師實名註冊的認證工作,對全省教職工隊伍進行了2次大規模的數據統計,建立了我省電大專任教師和兼任教師資料庫。並在學校公告欄發布人事工作信息 300多條。3年來組織各類培訓進修208人次,其中業務類培訓181人次,學歷教育29人次(讀研15人次)。

另有職稱晉升71人次,其中正高2人,副高8人,中級13人,初定48人;上報批准省學科帶頭人2人,省青年教師資助計畫4人,落實國內訪問學者1人。

4、重視老年工作,加強溝通交流。

在對退休人員的服務工作上,我要求處全體同志依照“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醫、老有所養、老有所教”,“政治上關心、生活上照顧、發揮他們作用”的退休工作指導思想,團結一致,勤奮工作,為老同志愉快地安度晚年,也為學校的穩定發展創新工作。

一是配合組織部加強退休人員黨支部的建設,促進“老有所學,老有所教”;

二是做好宣傳工作,在退休人員和學校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樑,我有針對性地通過每月例會、召開各種座談會、交流會,給老同志提供交流的場所和機會,及時通報我們開展工作及學校發展建設情況,增加老人與學校之間的互相溝通和理解,起到了化解矛盾、保持學校穩定的作用,推進了和諧校園與和諧社會在我校的構建;

三是通過組織活動,實踐“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基本做到月月有小活動,季季有中活動,年年有大活動;

四是關心退休老同志晚年生活,落實“老有所養,老有所醫”,針對老同志生活特點更好地為他們服務,把黨、政府及學校對他們的關愛送到家,這也是人事處的日常工作。

3年來,我到醫院探望病員40餘人次,到家中走訪20人次。主動關心孤寡老人,協助救治病危老同志。在關心退休老同志晚年生活,落實“老有所養,老有所醫”工作中,我不分晝夜,不分節假日,不計時間,竭盡全力,得到校主管領導的認可和退休人員及其家屬的好評。

5、重視校園文化,構建和諧校園。

為讓教職工發揮最大的創業精神,我注重主動配合學校有關部門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打造電大校園形象,創造和諧校園,連續2年協助有關部門舉辦迎新春教職工團拜會。

每逢重大節假日和教職工生日把黨組織和學校對教職工的關懷通過手機簡訊、賀年卡等形式傳遞給教職工。 組織召開各類座談會和匯報會10次,了解青年職工、教師、臨時工、退休人員的思想動態和各種訴求,幫助反映情況,解決實際問題,體現人文關懷和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重視青年工作,把青年教職工作為人力資源發揮最大效能的生力軍來開展工作,關心和反映青年教職工的學習、工作、生活,從小事和細節做起,利用現代化的各種媒體手段,打造電子校務(如網上人事論壇bbs、網上msn、qq等交流工具、手機簡訊、電子公告欄、熱線電話等),了解教職工思想動態,體現人文關懷,從待人接物的一個禮節、一個姿態、端一杯熱茶和接聽一個電話做起,以傾聽的態度平等待人,以理服人,化解日常矛盾,真正體現以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管理目標。開展了問卷調查2次,並為此撰寫了2份調查分析報告,提交學校領導和相關職能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