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興演講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這個時候,要提一下在場的聽眾是什麼人,例如,他們可能是員工,可能是高級經理人,也可能是高層客戶等,而且要說明為什麼自己的觀點對他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然後再說明自己為什麼有資格作為一名專家向他們傳達這一信息,接著再一一列出三個次論點,對之分別加以詳述,再把所有次論點簡要重述一遍,最後將它們歸結為一個總論點,再深入地闡述一下。

心中要有一個或多個核心講稿,然後根據不同的聽眾對之進行適當修改。也就是說,每次講話時,你已經有了腹稿,無須臨時抱佛腳。演講過後,你對所講的內容更加了解,知道什麼觀點、哪些玩笑和什麼故事能引起聽眾的共鳴,哪些又不對他們的胃口。但一定要根據不同的臨場情況和不同的公司來修改你已有的講話內容。

如果你為了保險起見,要把講話內容寫下來的話,那么寫出來的東西一定是要適合聽的,而不是用來看的。要記住,聽眾是希望聽你的講話,而不是聽你朗讀。

口語化的表達要比書面表達簡單並易於理解。朗讀者可以自己把握速度,可以反覆揣摩直到弄懂為止。但是,從嘴裡說出來的話總是轉瞬即逝的,所以演講時,你要放慢速度,要言簡意賅,使觀眾能夠消化和領悟你的意思。

自己先把寫下的東西大聲讀出來,然後找一位坦誠且熱心助人的同事或朋友做聽眾,看看效果如何。如果稿子顛三倒四,那么說出來自然也有困難,甚至讓你上氣不接下氣。所以要寫短句、簡單句。例如,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就喜歡使用破折號來斷句,提醒自己哪些地方該換氣了。

在頒獎或領獎時演說

頒獎典禮上的講話有兩種角色:頒獎人和領獎人。頒獎講話應注意的一個技巧是把受獎人的名字留在最後說出來,即使大家都知道你說的是誰。這樣會保留懸念並製造高潮。

無論你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你都應該對受獎者以及獎項本身做點研究,挖掘出一些鮮為人知但卻引人入勝的相關事實。如果什麼東西能使你感興趣或者令你開心,那么,它們也很可能對聽眾發揮同樣的作用。

一位公司高層受邀為一場名人高爾夫球聯賽的勝出者頒發獎品—一張支票。由於這種頒獎儀式本身並沒有什麼有趣或新鮮的東西可言,他必須挖掘一些東西來讓頒獎講話不那么平淡無奇。結果他談起了個人體會。他一直喜愛高爾夫球運動,但是由於自小就有殘疾,他只能夠看別人打球。如今,站在台上給人頒獎,他感到自己好像也打上了高爾夫球。

領獎演講的大忌是冗長、政治化。觀眾可能不苟同你的政治觀點。所以,一定要緊緊圍繞身邊的主題與事件,講些有深度的內容。否則就會流於膚淺,對聽眾也是種折磨。

受獎感言,除了少數情況外,幾乎都無一例外地過長。像這樣的句子,例如,“所有一切都始於??”或者“我出生於一個窮苦家庭”,甚至是“那是一個風雨交加的黑夜??”等等,都成為了一種笑料,讓人覺得你好像是在寫小說回憶自己的人生一樣,而不是簡單地說一聲謝謝。

如果餐後演說是篇稿子,受獎感言就應該是段速記。它也許不應該只是一句發自內心的感謝,但是也不能說得太多。

如果你在角逐某一獎項,可以效仿運動員那樣發自內心地去讚揚你的競爭者。這是一種雙贏的做法。如果你輸了,沒關係,因為你已經說過他們的確很棒;如果你贏了,有你給對手的溢美之詞會讓你更顯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