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在高一年級全體教師會上的講話

教師教學藝術的創造能力,取決於教師的知識水平和精神修養,取決於教學經驗的豐富程度,取決於對他人經驗的吸取、借鑑、轉化和積澱。“運用之妙,在乎一心”,假如你是一個內心世界豐富的人,一個富有愛心和教養的人,一個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人人,一個能喚起人們對生活熱愛與柔情的人,一個能夠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人,一個善於調動各種教學手段為己所用的人,那么,你的課堂教學,一定因你的教學藝術而充滿生機和活力。要對課堂教學進行精心設計,要善於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包括多種媒體。我們現在的情況,一是現代媒體懶得用,傳統媒體不屑於用,結果是課堂上是一支粉筆一張嘴;二是完全用現代媒體取代了傳統媒體,一節課下來一個字的板書都沒有,學生難以筆記,教學效率可想而知。教學中,還要善於借鑑其它藝術形式里的手段,比如,繪畫裡的留白,小說里的懸念,電影裡的蒙太奇,相聲里的抖包袱,評述里的撂扣等等。運用得當都會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收到預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四)培養良好習慣

一個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會影響學生今後很長甚至是一生的成長曆程。好的行為習慣是學生備戰聯考、積澱人生的內涵和保證。印度有句諺語說得好:播下一種思想,收穫一種行為;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要達到的目標是:講究衛生、按時作息,文明禮貌、遵規守紀,認真聽講、安靜自習,作業規範、用心專一,勤學好問、銳意進取……這裡用了省略號,說明不全面,有待大家進一步補充、完善,我們進行文化建設,制度文化也是很重要的方面。

1、在入軌教育上投入一點精力

高一學生的入軌教育,關涉到整個高中三年的學習與進步,需要全體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主要進行三個層面的工作:一是生活上的自理教育,完成從父母包辦到自己獨立生活的過渡。這一點必須做好耐心細緻的工作,要深入了解學生,了解他們的生活背景、家庭狀況及學生思想。比如,單親家庭的、條件困難的、性格內向的、分數偏低的、依賴性強的等等。這些問題如不解決,勢必造成學生時間上的浪費、注意力的轉移、精力上得空耗和情緒上的低落。其結果只能是成績下降,一些學號靠前一年後便跌入低谷的學生大多源於此。二是交往上的共處教育,讓學生學會與老師、與同學、與舍友的和諧相處。營造良好的人際交往的氛圍,對於學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昂揚的學習、生活情緒十分重要。歷年因師生、同學關係處理不好而影響學習的也不乏其例。三是學習上的適應教育,告誡他們要適應重點中學教師的教學節奏、不同教師的教學風格以及一中的作息時間。要加強聽課、自習、作業等多方面的指導,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他們順利並較好的完成高中學業的前提。入學以來,我們先後由年級主任主任和各位備課組長分別從生活、學習和各個學科的角度,對學生進行的專題輔導,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今後還需要我們做大量的工作。

2、在信心培養上採取一點舉措

我想無論哪個層次的學生,當他跨進一中大門的時候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企圖,而這些想法和企圖更多的共同之處,則是如出一轍的要圓自己一個大學夢。其實他們有理由,也有資格相信自己的夢想會變成現實,因為他們都是全縣各個國中的佼佼者,他們進的是全縣的最高學府。然而,三年後的現實是他們當中只有45%的幸運者。究其根本原因是學生過早的兩極分化。而兩極分化的主要原因又在於學生自信心的喪失。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三年緊張的高中學習,需要一個人頑強的意志品質和積極的情緒狀態,而積極的情緒狀態只能來自於對目標的不懈追求和整個過程中對成功的一次次體驗。也就是說,我們的教學要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同時還要滿足不同學生的心理需要,要讓學生時時感覺到自己在進步。我想應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作業要體現層次。以課後習題為基礎,為起點,依據學生狀況向縱深擴展。要知道當學生打開作業本看到都是對號和都是錯好的不同心理反應,要時時注意堅定他們的意志和信心,不能消磨甚至是抹煞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二是考試要體現梯度。有這樣一個現實,高一年級學生從入學到期中考試僅僅兩個多月的時間,而考試的結果遠比他們入學時同學與同學之間的差距大。這與平時的教學有關,與考試命題的指導思想命題模式也有關。我覺得,一個成功的考試,既能讓優秀生滿足,又能讓中、下等生滿足。命題時可以在150分以外增加一定分數的選做題,150分為基礎,附加分為拔高,或者在150分內進行合理配比,讓學生的差距在有限的空間體現,這樣就不會出現因一次考試的貧富懸殊而過早的兩極分化。三是班主任頭腦中不能有差生的觀念,口徑上不能有差生的說法。班主任對不同性質、不同層次的學生要一視同仁。基於以上認識和感受,我覺得,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高舉一面旗幟——考名牌、考重點是我們的共同願望;喊響兩個口號——我行(立足現在)!明天我更行(走向輝煌)!確立三個觀念——一視同仁,不歧視學困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會的學生);砸實基礎,不好高騖遠(以綱為綱,以本為本;立足課本,回歸課本);循循善誘,不諷刺挖苦學生(說話就是鼓勵,見面就是笑臉);實現四個目標——基礎差的上二本,好一點的考重點,再好一點爭名牌,實在不行備來年。要特別關注特長生,包括學科尖子和專項特長,要因勢利導,發揮優勢,在現代尤其是未來的社會中,有一技之長的人會越來越受到尊重和敬待。大家從現在開始就應該有一個意識,或者說一種思想準備,我們高一年級在進入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