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期間全區安全工作會上的領導講話稿

一、關於對形勢的認識

剛才聽了xx區長、xx書記的講話,我感到心情很沉重。我們當前安全穩定工作的形勢是嚴峻的!隱患是突出的!同志們的思想多數是麻痹的!我們的行為能力是乏力的!雖然沒出大事,但是和去年比,我們的工作是滑坡了,而且是在保先教育期間。“五一”黃金周來臨,警鐘再次敲響,這根弦再次繃緊,我們對形勢一定要有個正確的認識,正確的判斷,才會有正確的行動。全區安全工作13條線,穩定工作8條線,都存在有隱患。特別是企業改制遺留問題、土地流轉的契約糾紛問題、三峽移民的問題。這裡面也反映出了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確實我們過去在處理類似的問題時有很多情況沒給老百姓說清楚,起碼我們在公平、公開、公正這“三公開”上做得不夠。另一方面,是老百姓的期望值過高,他們對國家的法規、政策在理解上有偏差。這兩個方面的工作怎么接軌?怎么溝通?我們要本著有錯必糾、尊重歷史、尊重事實的原則,依法解決,做深入細緻的工作。特別是已經出事的、有苗頭的、有隱患沒整治的單位、部門、鄉鎮、企業,大家應該很好地、冷靜地再排查再思考。

二、關於進一步強化責任

要強化“一崗雙責”,每位同志除了自身分管工作以外,還有一個安全責任,就是人人頭上有指標,千斤重擔人人挑。要實行嚴格的責任追究,並記錄在案、存檔備查。前段時間處理了兩個鄉鎮,免了兩個分管鄉鎮長的職,這就是警醒全區,還有受黃牌警告、誡免的鄉鎮,也要記錄在案,嚴格按規定辦,在規定年限內領導幹部不能提拔和調動。我們常說安全責任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現在我們就是要建立這樣一個安全穩定工作的防範網路。“五一”後實行新的信訪條例,信訪工作進一步納入法制化、規範化的軌道。要強化信訪檔案的建立,過去已經調處了、解決了的矛盾,依法解決了的涉法案子,統統都要形成檔案、形成記錄。上訪者來了,如果我們檔案上沒有記錄,就說明是新問題,該怎樣解決就怎樣解決,如果是過去解決了的,就只能按過去解決的來答覆他。當然他不服過去的解決,只要能夠拿得出政策和法律依據,我們也可以重新受理。希望今天在座各位要提高法規水平,政策水平。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對一些政策性比較強、成因比較複雜的信訪案子,在回答上更要慎重,我個人也無法輕易表態,要集體研究,以多數人的意見為準。在這個過程中,不能無休止地鬧。現在很多基層矛盾上交到市委、市政府,包括土地流轉、移民問題等。鄉鎮必須重視這些問題,今後,皇糧國稅都不收了,我們鄉一級黨委政府應該做什麼,大量的精力就要投入到農村的財務管理,投入到土地流轉的契約管理,投入到發展經濟當中去。就是要立足下深水解決問題,不能犯官僚主義,要直接和老百姓對話,要帶著感情,面對面溝通。

三、關於進一步強化措施

我先說四個“結合”:一是集中與分散相結合。二是節日與平時相結合。三是教育與執法相結合。四是源頭控管與過程監管相結合。只有這樣,安全穩定工作才能不留空檔、不留“死角”,我們的責任分解才沒有空檔。要做到三個“不放鬆”:一是抓住關鍵環節不放鬆。凡事都有關鍵,抓住關鍵就抓住了要害,抓住了主要矛盾,抓住了事物的全部,我們可以把“關鍵”理解為薄弱環節、重點對象、重點工作。二是抓住苗頭不放鬆。安全穩定工作都有苗頭,問題剛出現時,我們就積極解決它,矛盾還沒有激化的時候,我們就去解決它。切莫出現“千里長堤潰於蟻穴”的現象。三是抓住細節不放鬆。“細節決定成敗”,源於企業管理,也同樣適用於行政管理,我們要注意發現細節,抓住細節。要做到四個“務必”:就是整治措施務必到位,整治工作務必落實,防範網路務必啟動,整治行動務必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