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在保險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我們所說的發展,有著深刻的內涵。一是要把中國保險業做大。這次非典疫情,引發了我們對保險工作的深刻反思。儘管保險業在抗擊非典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總體來看,保險業發揮的作用還較小。在已開發國家,一旦發生突發事件或重大災害事故,在經濟方面的補償,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保險公司,保險業對恢復經濟,保障人民安全,維護國家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在我國,一旦發生重大災害事故,人們很少會想到發揮保險的作用,而是主要依靠財政支持、優惠政策和社會救濟等方式來彌補損失。這表明,我國保險業的發展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很不相稱,還遠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國保險業規模太小。當前,我國保險業發展的空間很大,人民需要的許多產品保險公司還不能提供。因此,必須站在實踐“xxxx”重要思想、維護廣大人民民眾根本利益的高度,不斷加快保險業的發展,擴大保險市場的規模。

二是要把中國保險業做強。大是速度和規模,強是質量和效益。做大和做強是辯證的統一。沒有大,談不上強;不能做強,大也沒有什麼意義。因此,在做大的同時必須做強。既要保持較快的速度,又要有較好的效益;既要不斷擴大規模,又要有合理的結構和較高的質量。實現做大和做強的統一,關鍵是將思想統一到“xxxx”重要思想上來。特別是要加強誠信建設,在全行業倡導誠實守信的良好風氣。誠信是保險業的生命線,越是加快發展,越是要講誠信。當前,我國保險資源很豐富,但是,如果不講誠信,就會破壞這些寶貴的資源。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對那些不講誠信、破壞行業形象的行為,大家共同監督,要通過大家的努力,共同維護目前大好的發展形勢。

3、在行動上要取得新成效。聯繫保險業實際,新成效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保險業的經濟效益,二是社會效益。保險不僅具有商業內涵,而且與國家和人民生活聯繫非常緊密。衡量一個保險公司經營的好壞,不僅要看利潤指標,而且要看為國家和人民做出的貢獻。實現人民的願望、滿足人民的需要、維護人民的利益,是“xxxx”重要思想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保險業學習貫徹“xxxx”重要思想,最終是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不能就保險論保險,如果只狹隘地考慮公司的商業利益,路只會越走越窄,既不可能產生好的社會效益,也不可能實現本身的經濟效益。保險公司開發什麼產品,提供什麼服務,不能只從公司商業利益出發,還必須考慮社會效益。想保險首先要想全局,只有想到全局才能做好保險。這就是我們經常強調的,要想全局、乾本行,乾好本行、服務全局。1998年,黨中央、國務院在機構精簡的情況下決定成立保監會,黨的xx屆二中全會決定,保監會改為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這不僅是保險監管部門的事情,而且是全行業的一件大事,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保險業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也對保險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站在政治的高度,切實增強做好保險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發展理論

堅持以反映時代特徵和實踐要求的科學理論指導實踐,並根據實踐的新鮮經驗不斷推進理論創新,是我們黨堅持先進性、不斷推進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戰勝了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挑戰,以馬克思主義的巨大理論勇氣進行理論創新,逐步形成了“xxxx”重要思想這一系統的科學理論。“xxxx”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我們黨在理論的自覺性和實踐的主動性上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通過學習,我們有一個深刻體會,就是偉大的實踐造就了偉大的理論,偉大的理論指導了偉大的實踐。聯繫我國保險業發展的實際,我們切身感到,保險業的理論創新還比較滯後。我國保險業經過50多年的發展,學習借鑑了一些國外的保險理論,但在發展的過程中還沒有形成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比較成熟的保險理論。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呼喚中國現代的保險事業,現代的保險實踐呼喚現代的保險理論。通過不斷從實踐到理論、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逐步形成中國的現代保險理論,對促進保險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xxxx”重要思想既是我們推動實踐創新的根本指針,又是我們深化理論探索的嶄新起點。當前,保險業發展面臨新的形勢,在保險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我們必須以“xxxx”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運用理論和發展理論相結合,不斷推進保險理論創新;堅持學以致用,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為加快保險業發展提供不竭動力。今年下半年保監會還將啟動保險業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的研究起草工作。希望保險業界、學術界和社會各界共同推進我國保險理論的創新,不斷豐富充實現代保險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