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鄉鎮黨委換屆工作報告

二、強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始終堅持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的,堅持農業穩鄉戰略地位不動搖,大力實施五大富民工程。茶業富民工程:實施××毛峰品牌發展戰略,同時不斷加大猴魁製作技術指導力度, XX年,全鄉生產乾茶260噸,產值3900萬元,比上年增長12%;茶農人均增收1200元,重點茶區茶農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茶園畝效益達3500元以上。天健茶廠、溪源茶廠、清溪茶廠等茶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示範帶動和促農增收作用日趨顯著。吊瓜富民工程:持續實施吊瓜種植補貼政策,吊瓜種植面積已由五年前的300畝發展到1800畝,標準化吊瓜籽加工廠入駐龍崗工業集聚區並正式投產,實現吊瓜種植年總收入260萬元,瓜農人均增收1000元。食用菌富民工程:食用菌和靈芝種植規模達220萬棒,種植戶戶均收入2萬元;種養業富民工程:長路生態養殖基地初具規模,已落戶2家標準化生豬養殖場,年養殖規模達5000頭,畜牧生產實現了由數量型向效益型的轉變;林業富民工程:先後引進了三信木業、黃達木業、聚源木業等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林產品精深加工水平和附加值不斷提升,進一步促進林農增收。

突出抓好產業支撐和村容整治,不斷推進新農村建設。五年來,我們堅持以增加農民收入主線,不斷做強特色優勢產業,基本形成了林、茶、瓜、菌和生態養殖為主的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的產業格局,建立了地理溪食用菌、長蘆村吊瓜、××村生豬養殖等10餘個特色農業生產基地。成立了茶業、林業、吊瓜、食用菌等合作社,初步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

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帶動全鄉農戶增收致富。積極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加強科技培訓,鞏固農業綜合生產力。堅持舊村改造與新村建設雙輪驅動,注重將村容村貌整治與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鄉容村貌得到較大改善,民眾文明素質穩步提升,舒溪村、長蘆村分別獲得省級、市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稱號,舒溪村還被確定為省級移民後扶示範村,為新農村建設注入了強勁動力,同時通過典型引路、示範帶動,加快了全鄉新農村建設步伐。

三、不斷強化招商引資工作,工業經濟較快發展

堅持實施“工業強鄉”戰略,舉全鄉之力興辦龍崗工業集聚區,築巢引鳳,夯實工業經濟的發展平台。目前已拉開園區框架,完成了起步區道路硬化、亮化、綠化和供排水、排污管網建設,架設了工業電力和電信專線。以龍崗集聚區為招商引資主平台,突出小分隊招商、以商引商和吸引外出務工能人返鄉創業,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最佳化招商引資環境。五年來,先後引進飛特腳踏車、三信木業、黃達木業、聚源木業、旭光鉬業、精瑞鉬業、桃源××毛峰加工廠、華陽服裝等十餘個工業項目,XX年實現企業稅收近600萬元,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務工就業600餘人。同時加強對落戶企業的指導和服務力度,鼓勵扶持現有企業做大做強,不斷加大企業技改力度,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和產品附加值,現已初步形成了木竹製品、特色農產品、鉬業、服裝服飾等企業競相發展的工業格局。截至“xxx”末,全鄉工業企業已達20家,其中規模企業4家,工業對財稅的支撐作用初步顯現,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功能逐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