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演講稿:減負也是政績統戰民政

近日,到河北省的一個縣住了一星期,得知那裡農村稅費改革之後,減負工作做得很好。前些年,該縣農民人均負擔在60—80元之間,去年減到了19元,今年減到17元。我到了兩個鄉,直接向農民調查,證實縣裡提供的數字是真實的。比較全國來說,這裡農民的負擔可能是比較低的。如果農業縣都減到這個水平,農民再也不會覺得負擔沉重。

該縣財政局的一位同志告訴我,農業稅及附加,目前只占縣財政收入的3%。這個比例已經很小。別的項目稍微增收一點,或者支出卡緊一點,就能把這一項補起來。該縣的財政收入,已經沒有必要把眼光盯在農業和農民身上。

那么盯在哪裡呢?

過去,基層幹部的一件大事,就是找農民催糧催款。如今,該縣上上下下把眼光盯在興辦鄉鎮企業上。眼光的改變,其實是工作職能的轉變。他們的眼界開闊了,眼光放遠了,大力發展礦產及加工業,取得了突出的效果。個人致富,稅收增加,農民負擔逐年減輕,社會也更加安定。

曾向一些縣鄉幹部討教:農民負擔能不能在目前的水平上繼續降低?他們說:“這不行,農業納稅過少,縣鄉的財政怎么辦?”“如今減輕農民負擔,就弄得縣鄉財政捉襟見肘。”

問這個問題,並非心血來潮,而是有所依循。如果農業背著沉重包袱,農產品很難在國際市場上形成競爭力,光靠廉價勞動力終究不能持久。當然,怎樣減負,很多問題還需要探討。總之,農業要走向現代化,必須走出重負之路。減負工作實實在在做下去,對解決我國農業問題是完全必要的。

這次採訪,聽到最多的議論,不是談窮,而是談貧富差距拉大。一些幹部說,對此要做具體分析。如果富的更富,窮的更窮,這很不好,很危險,要遏制。如果富的富得更快,窮的也在變富,這就不是壞現象。避免貧富差距拉大,不是要遏制大戶發展,而是通過稅收調節、扶貧幫困、公益事業、慈善活動等,使窮的那一頭直接得到資助,扶持其發展生產,逐步走向富裕,同時使廣大民眾從社會公益事業的改善和發展中獲得利益。大戶們的稅額能挑起縣財政的擔子,使得農業稅那一塊愈來愈小,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農民負擔”是一個形象的、約定俗成的提法,減輕農民負擔,是指從事農業的農民交納農業稅及附加費用逐步減少,不是說農民乾什麼事情都不必納稅。農民離開了土地,從事礦產業、運輸業、建築業、旅遊業、經商、辦店等,都應照章納稅。農民與城鎮居民,從事這些行業的權利和義務是同等的。從不少地方的實際情況來看,眾多大戶是農民,是脫離了土地先富起來的農民,農民少了,這也正是農民自身的解放。

現在講這政績那政績,把農民負擔減下來,就是做農村工作幹部的一大政績。這樣的政績,不但符合農民利益,地方也獲得了實實在在的發展。但願做基層工作的同志切實樹立起減負也是政績的觀念,努力從減負入手,找出一條發展地方經濟、使農民不斷致富的路子。

相關文章:
新任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表態發言
領導演講稿:三把“尺子”量政績統戰民政
領導演講稿:戰鬥力和生產力統戰民政
在市民政局所屬企業改革工作會議上領導演講稿範文
民政局關於企業改革工作會領導講話
在2024年民政工作會上的講話
民政講話稿
春節後民政局全局幹部職工會議上的局長講話
民政局幹部職工大會上的局長講話稿